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杭錦旗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下辖的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杭锦旗
Remove ads

杭錦旗蒙古語ᠬᠠᠩᠭ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西里爾字母Хангин хошу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下轄的一個旗,面積1.89萬平方公里,政府駐錫尼鎮

事实速览 杭錦旗ᠬᠠᠩᠭ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公元前127年,漢朝衛青率軍擊敗匈奴後,漢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議,把河套建為抵禦匈奴的「攘外之本」,動用十餘萬人,耗費「數十百巨萬」,於今沙日召嘎查地區建朔方城,為朔方郡治。唐代,旗境為豐州地。豐州城位於今格更召嘎查境內的庫布其沙漠(庫結沙)中,為當時地北交通要衝,還有大量突厥、吐谷渾人。豐州城隨後遷徙多處,遼宋時期地入西夏[2]

杭錦為「康里」的諧音,本系古突厥語,意為「車子」,[3]後用來稱呼「使車者」。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征後將大量花剌子模居民作為「驅口」役使,元代這些人被歸類為色目人,元朝軍隊內還有「康禮衛」。明天順年間,蒙古部落入居河套。杭錦部先為十二土默特之一;後來鄂爾多斯萬戶首領袞必里克墨爾根將部眾分封給九子,杭錦部歸其三子衛達爾瑪[4]清順治六年(1649年),在此基礎上設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主體為500戶杭錦人,故又稱杭錦旗。當時是伊克昭盟七旗之一,後漢人逐漸開墾黃河沿岸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五原直隸廳,劃入黃河後套地。[2]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杭錦旗屬綏遠特別區、綏遠省管轄

民國時期,原駐地在今杭錦旗北境沙日召蘇木,1939年遷今治錫尼鎮。後該旗末代扎薩克阿勒坦鄂齊爾,參加蒙疆政府。1941年國民黨為了加強抗戰工作,於綏遠省政府第三行政專員公署設立橫跨杭錦旗和鄂托克旗的「桃力民辦公室」(1943年改為桃力民辦事處),轄杭錦旗黃河以南的近1/3面積。中共建政後,綏遠和平解放。1949年12月,杭錦旗臨時人民政府成立(後改為杭錦旗人民政府)。1950年,桃力民中心區取代姚力民辦事處。1951年廢除桃力民中心區,原杭錦旗轄地回歸。1954年綏遠省撤銷,併入內蒙古自治區。2001年改屬鄂爾多斯市。[3]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杭錦旗常住人口為110824人。[5]

21世紀初,總人口14.2萬,其中蒙古族2.5萬人。境內漢語方言主要屬晉語大包片

地理

杭錦旗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西北部,地跨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平原,位於東經116°55'16"~109°16'08"、北緯39°22'22"~40°52'47"之間。地勢南高北低,緩緩傾斜,海拔1000~1619米。

黃河自西向東流經全旗242公里,過境4.2億立方米,有摩仁河等季節性河流。庫布其沙漠起源於西部,橫亙東西,將全旗分為北部沿河區、南部梁外區。

  • 梁外:位於庫布其、毛烏素沙漠的中間地帶,屬於荒漠、半荒漠草原;以草原、天然林保護區為主,草原遼闊;
  • 沿河:緊靠黃河南岸,屬東西狹長的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資源

  • 礦產:已探明儲量石膏6500萬噸、食鹽505萬噸、天然鹼700萬噸、芒硝5000萬噸。
  • 甘草:現有野生甘草239萬畝、人工甘草65萬畝,是馳譽中外的甘草之鄉,特別是梁外甘草,以皮色紅、粉性足、酸質多,譽為「中藥之王」。

行政區劃

杭錦旗下轄5個、1個蘇木[6]

錫尼鎮、​巴拉貢鎮、​吉日嘎朗圖鎮、​獨貴塔拉鎮、​呼和木獨鎮、​伊和烏素蘇木和​杭錦旗獨貴塔拉工業園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