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傑伊·賴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傑伊·賴特(英語:Jay Wright,1935年5月25日—)是非裔美國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出生,後來移居佛蒙特州布拉德福德。主要作品有《歷史的維度》(1976)、《科莫的雙重發明》(1980)等。[1]
職業生涯
賴特生於阿爾伯克基,有非洲人和美洲原住民血統,十幾歲時隨父親遷居加利福利亞州聖佩德羅。高中時打過職業棒球,大多時候為太平洋岸聯盟的小聯盟球隊聖地牙哥教士隊效力。1954年起為美國陸軍醫療隊服務三年。
之後,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羅格斯大學學習比較文學。20世紀60年代,他到哈萊姆區生活工作,與非裔美國作家亨利·杜馬斯、拉里·尼爾等人成為好友。
創作
賴特的詩歌往往帶有自傳和寓言的性質,既受到美國西南部文化的影響,又致力於發掘非洲傳統。評論家們有時會將他與T·S·艾略特、沃爾特·惠特曼、哈特·克萊恩相比較。[3]
1971年,他在墨西哥發表了第一部詩集《歸來的歌手》(The Homecoming Singer),表達人對於社會環境和個人身份的疏離感,溝通未來及過去。這些詩歌偏散文化,有着獨特的行文節奏。1976年,他發表了《占卜者與預兆》(Soothsayers and Omens)和《歷史的維度》(Dimensions of History),兩本書都適用了基於非洲傳統宗教的神話隱喻。賴特頻繁使用典故。顯示出對多貢人、班巴拉人、阿坎人和努爾人神話的理解。哈羅德·布魯姆在《新共和國》上發表文章稱《歷史的維度》是「由小出版社出版的本年度最佳詩集」。[3]
1980年發表的《科莫的雙重發明》描寫班巴拉人的儀式,第一部分寫典禮開始前的準備,包括一出象徵創世的舞蹈,第二部分寫儀式的過程。這部書濃縮了賴特自己的文學經歷,表達了作者對人類智慧的理解。接下來的《伊萊恩之書》(Elaine’s Book,1986)、《短外套》(Boleros,1991)在語音語調上都有新的探索,標準英語、黑人英語、西班牙語在書中均有運用。1987年《傑伊·賴特詩選》出版,收集了過去的詩作,哈羅德·布魯姆為其寫了後記。[3]
賴特的其他作品還包括長詩《閱讀缺席的像樣藝術》(The Presentable Art of Reading Absence,2008)、《多項式和花粉:比喻、諺語、範式與讚美洛伊絲》(Proverbs, Paradigms, and Praise for Lois,2008),詩集《變形》(Transfigurations,2000)、《迷失方向:落地》(Disorientations: Groundings,2013)等。[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