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玫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京玫瑰(英語:Tokio Ros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駐南太平洋部隊對所有以英文進行日本宣傳廣播的女性主持人的統稱。[1] 這些廣播節目在南太平洋及北美洲播出,主要透過強調部隊在戰爭中的困境與傷亡,企圖削弱海外同盟軍及其家屬的士氣。[1][2] 多名女性主持人在大日本帝國佔領下的不同城市,如東京、馬尼拉、上海等地,以不同化名參與廣播。[3][4][5]

「東京玫瑰」這個稱呼實際上從未被任何日本廣播員使用過[2][6],最早出現在1943年的美國報紙,用來形容此類廣播[7]。在戰爭期間,「東京玫瑰」並非指某一個人,而是泛指一群大多彼此並無聯繫的女性,她們分別在日本控制下的不同地點從事相同的對外宣傳工作[3]。
戰後不久,「東京玫瑰」逐漸被塑造成象徵性角色,在美國社會中成為日本邪惡形象的重要符號。[1]。自1945年至1960年,美國卡通[8]、電影[9]及宣傳影片中,普遍將她描繪成充滿誘惑、善於操縱,並以揭露美軍損失威脅美國在太平洋利益的危險人物。類似的形象塑造也出現在對哈哈勳爵[10]與軸心國薩莉的宣傳描述中[11]。1949年,《舊金山紀事報》甚至將東京玫瑰稱作「電波界的瑪塔·哈里」[12]
1945年9月,日裔美國唱片騎師伊娃·戶栗·達奎諾在嘗試返回美國時,被媒體與輿論認定為「真正的東京玫瑰」。[1]她隨後遭到逮捕與審判,並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七位因叛國罪定罪的人。[1] 戶栗於1956年假釋出獄,直到二十多年後才獲得總統特赦。[1]
Remove ads
戶栗郁子
雖然她在廣播中使用「孤兒安」(Orphan Ann)的化名,但自1945年返回美國後,戶栗便被媒體稱為「東京玫瑰」。戶栗是美國公民,為日本移民之女。在珍珠港事件前夕,她前往日本探望生病的姑媽。[13]美日開戰後,她無法離開日本,作為美國公民也不能與姑媽一家同住,其父母又因被關入亞利桑那州的日裔集中營而無法提供協助。最終,戶栗在東京放送電台(NHK)找到兼職打字員的工作。[3]不久後,她被招募為長達75分鐘的宣傳節目《零時》的主持人之一。該節目內容包括短劇、新聞與美國流行音樂。[2]
根據1968年的調查,在94名曾於太平洋服役並收聽過《零時》的受訪者中,89%認為該節目屬於「宣傳」,不足0%表示因此感到「士氣受挫」。[2] 另有84%的人收聽,是因為節目「娛樂性強」,甚至有美軍士兵直言:「我們很多人一直覺得她其實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2]二戰結束後,美軍曾拘留戶栗一年,但因缺乏證據而將她釋放。美國司法部官員當時亦認為她的廣播「無害」。[14] 然而,她返美的行動引發輿論風波。在廣播名人{le|華特·溫切爾|Walter Winchell}}與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持續施壓下,聯邦調查局被迫重啟對她戰時行為的調查。[15]1949年,戶栗在八項叛國罪指控中有一項被判有罪。
1974年,調查記者揭露關鍵證人曾在作證時受到脅迫。他們表示,FBI與美國佔領軍警察曾對其進行兩個多月的「指導」,並以叛國罪威脅,迫使其作出不實證詞。[16] 在揭露這些內幕以及考慮到起訴過程中的瑕疵後,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於1977年對戶栗予以赦免。[17]:47
Remove ads
東京摩斯
華特·凱納是新聞記者與廣播員,二戰期間及戰後以「東京摩斯」(Tokyo Mose)為名進行廣播。他在美軍電台主持節目,最初是以詼諧方式回應「東京玫瑰」的宣傳,隨後則成為娛樂美軍的戲仿節目。在美軍佔領日本期間,他演唱的〈Moshi, Moshi Ano-ne〉(旋律取自〈倫敦鐵橋垮下來〉)廣受日本兒童與美軍士兵喜愛,以至於美軍《星條旗報》稱之為「日本占領時期的主題曲」。1946年,艾爾莎·麥克斯韋爾形容凱納是「在無數孤獨的年輕士兵心中帶來家鄉氣息的人」。[18]
影響
「東京玫瑰」在美國本土也受到關注,《紐約時報》於1944年3月20日的報導中特別提及此事,此外在1946年還製作並公開上映了電影《東京玫瑰》。[19]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在其回憶錄中提到過「東京玫瑰」。[20][21]
- NHK連續電視小說《今天又是晴天》(1981年-1982年):劇中描繪戰後主人公任職於放送協會時,駐日盟軍記者闖入尋找「東京玫瑰」的情節。面對記者詢問,主人公等播音員與主管一度困惑,最後由一名女演出家以流利英語應對,並將記者引導至國際部。
- NHK大河劇《山河燃燒》(1984年):第31集〈太平洋戰線〉中,描寫一名日裔二世女性被特高警察強迫擔任「東京玫瑰」。
- NHK紀錄片《影像的世紀 蝴蝶效應》(2024年8月26日播出):〈太平洋戰爭 日美宣傳戰〉一集,介紹日美雙方利用廣播進行宣傳動員的內幕。
多部戰爭題材電影中出現美軍士兵收聽「東京玫瑰」廣播的場景,包括:
另見
- 哈哈勳爵:二戰期間自納粹德國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米爾德麗德·吉拉斯:二戰期間自納粹德國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麗塔·祖卡:二戰期間自義大利法西斯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八島滿洲:美國的「東京玫瑰」對等人物。[23]
- 艾格尼絲·貝內爾:又名「Vicki」,英國的「東京玫瑰」對等人物,為針對德國海軍進行廣播的播音員
- 旺達電台(Südstern 行動)—— 納粹德國電台,向參與義大利戰役的波蘭第二軍團進行宣傳廣播
- 首爾市秀:韓戰期間自北韓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平壤莎莉:韓戰期間自北韓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河內漢娜:越戰期間自北越進行廣播的宣傳員
- 軸心莎莉
- 保羅·費爾多內:「斯圖加特叛徒」
- 菲利普·亨里奧
- 埃茲拉·龐德
- P. G. 沃德豪斯: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用於宣傳廣播的英國作家
- 柯尼斯堡電台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