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林學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林學派,又稱東林寺學派,是明朝中葉至清朝初年的一個儒家學派,以顧憲成、高攀龍爲首。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4月26日) |
特色
東林學派認為,王學的「知行合一」[1]過於強調實踐,忽視了理論的重要性。因此,東林學派提出了「理氣合一」的觀點,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東林學派非常重視儒學經典,認為經典的研究是實現道德修養的基礎。因此,東林學派致力於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和傳承,使儒學經典得到了更好的發揚光大。
東林學派非常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培養人才、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東林學派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如創辦書院、設立講壇等,為當時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參考書目
梁啓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第47頁。
註腳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