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元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元倫(15世紀—16世紀),彝卿頤菴浙江台州府臨海縣[1]明朝政治人物。

事实速览 林元倫, 籍貫 ...

生平

林元倫和兄長林元敘一同中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浙江鄉試舉人,他在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會試落榜後回鄉,同船的王宗元染上疫病,別人都避開,只有他留下照料對方,到達杭州時王宗元去世,他就主理其後事,人們都認為他厚道。

之後林元倫七次參與會試都不第,謁選授延平府通判,當地舊例知府以下官職供需都取自庫役,他都一一推卻,朝廷派員監督水口鹽稅,有鹽運使被商人賄賂,他就向監司告發,鹽政為之一清;尤溪有大族聚集為盜,久久未能平定,他用計擒拿賊人首領,餘黨亦很快落網,又考慮該處地方遙遠,朝廷命令難以傳播,因此上疏劃地設立新縣名為大田,該處人民建立生祠祭祀他[2]。其時翰林徐階遭降調為延平府推官,二人相與講學,寫下《學則養蒙說》、《新泉問辨錄》諸書,並打算振興理學,曾釐正鄉飲酒禮為各府樣式。

很快林元倫轉為滁州知州,滁州是交通要道,往來使費令民眾困苦,他寧願得罪權貴也堅持裁減,章聖太后梓宮經船隻返葬承天,朝廷有人建議走陸路返葬,他說:「江北道路險隘,定必需要毀壞民居城牆,不可費勞,這些情況不獨滁州發生。」據理力爭,走陸路一事因而擱置。他曾跟隨王守仁湛若水學習,在滁州興建陽明書院,政事之外常和諸生講學,民風丕變,得上級交章推薦,述職離去時人民攀留不願他離去,陞承天府同知,道經泗州沒有謁見御史,於是被彈劾罷歸,在家鄉每天敘易自課,七十一歲才去世,著有《閩遊守滁湖湘歸田諸錄》、《虛受觀頤應酬》諸稿[1],入祀滁州名宦祠[3]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