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
印度历史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印地語:जम्मू और कश्मीर;烏爾都語:جموں و کشمیر;喀什米爾語:جوم تِ کشیر)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簏的克什米爾地區,因印巴領土爭議,也被稱為「印控克什米爾」,曾經為印度最北部邦,面積101,387平方公里。該邦南面與旁遮普和喜馬偕爾邦接壤,西北部與巴基斯坦接鄰,東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連。地理上查謨和克什米爾分為三大部分即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
Remove ads
該地區伊斯蘭教信徒約占68%,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曾是印度唯一大部分居民為穆斯林(68.31%)的邦,其他居民包括印度教佔28.43%、錫克教佔1.87%及藏傳佛教信徒佔0.89%。
在印度政府於2019年廢除《印度憲法》第370條賦予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特殊地位後,印度議會通過了《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重組法案》,其中包含將邦解散並將其重組為兩個聯邦領土的規定–西部的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東部的拉達克,自2019年10月31日開始生效。2019年10月31日,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分割成查謨和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兩個中央直轄區。[2]
Remove ads
歷史
在1947-1948年印巴戰爭後,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分屬由印度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阿扎德克什米爾)地區。印度管理的領土在1951年選舉了制憲議會,該議會於1954年批准該州加入印度。
該邦曾根據《印度憲法》第370條(1954年制定)之規定,擁有除國防、外交和通信等領域外的自治權,印度憲法中除上述權力外的所有規定在這一地區都不適用。[3]
在1980年代後期,對聯邦政府高壓政策的不滿以及對1987年查謨和克什米爾立法議會選舉的操縱的指控引發了暴力起義和武裝叛亂,並得到了外界支持。在2008年克什米爾動亂之後,該地區的分裂主義運動得到了加強。
自1989年以來,伊斯蘭激進分子與印度軍隊之間發生了長期,流血的衝突,他們都被指控侵犯人權,包括綁架,屠殺,強姦和武裝搶劫。
2019年8月5日,印度聯邦政府宣佈廢除《印度憲法》第370條,收回查謨和克什米爾邦自治權[4]。第370條被廢止後,印度憲法所有條款將適用於這一爭議地區[5]。印度政府計劃將該邦分為查謨和克什米爾及拉達克兩個聯邦屬地[6]。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解釋,聯邦政府廢除370條的依據是此條第3款規定若要修改必須經過制憲議會(如無則為邦議會)同意,而該邦議會自2018年11月解散後一直處於空置狀態,故國會有權廢除此條[7]。根據翌日在聯邦院和人民院獲得通過的《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重組法》,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分割成查謨和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這引來了鄰國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不滿。(巴基斯坦宣稱此地的主權並實際控制自由克什米爾、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中國實際控制的阿克賽欽由和田地區皮山縣、和田縣、策勒縣、阿里地區日土縣、噶爾縣、札達縣,崑崙走廊由喀什地區葉城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管理)
新規劃在2019年10月31日生效。並根據該條將其人民院原本該邦分配到的6個席次一個分配給拉達克,另外五個留給查謨和喀什米爾。
Remove ads
主要經濟走向
下表是表示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過往邦內生產總值,由印度統計和計畫部門所公佈的資料,單位為百萬印度盧比。[8]
行政區劃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行政區曾劃分為三個部分:查謨、克什米爾河谷和拉達克,可以進一步分為22個區。該邦重組時也做了相應分割
Remove ads
人口和宗教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過去由三個分區組成:查謨、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又分為22個區。而錫亞琴冰川在印度軍方控制之下,沒有於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管理之下。基斯赫特瓦爾、拉姆班、雷阿西、桑巴、班迪波拉、加恩德爾巴爾、庫爾加姆和紹皮恩是在2008年成立的地區,他們的區域包括與那些從他們所構成的區。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