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柯喜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柯喜樂(Norman Howard Cliff,1925年—2007年)是一位英國基督教歷史學家,專注於中國新教差會歷史。

生平

1925年,柯喜樂出生於中國山東煙臺,父親柯盡忠(Howard S.Cliff)和母親柯海寬愛(Mary Cliff)都是在1921年來到中國的中國內地會傳教士,分別在山西長治和河北獲鹿傳教。1924年二人結婚後,在河南開封服務。1927年和1929年還出生了兩個妹妹,名為柯讚美和柯榮耀。1942年柯盡忠夫婦離開河南郾城回國。柯喜樂從1931年起,就讀於中國內地會在山東煙臺創辦的傳教士子弟寄宿學校芝罘學校,兩個妹妹也就讀於此。1942年,芝罘學校師生被日軍關押在毓璜頂長老會。1943年,轉到濰縣樂道院集中營,直到1945年美國傘兵解救集中營。[1]

戰後,柯喜樂前往南非,取得了南非大學和羅德斯大學的學士學位,在南非居住了近30年,擔任南非聯合歸正教會(United Reformed Church)的牧師和會計。此後因健康狀況不佳而返回英國。[1] 回到英國後,1983年,柯喜樂獲得了開放大學研究碩士,撰寫了一篇關於倪柝聲神學的論文,[2],1995年獲得白金漢大學哲學博士,寫了一篇關於山東省新教差會歷史的論文。[3]

Remove ads

著作

  • Prisoners of the Samurai: Japanese Civilian Camps, 1941-1945
  • Fierce the Conflict (2001)
  • White Cliffs of Hangzhou
  • Life and Theology of Watchman Nee : Including a Study of the Little Flock
  • A Heart for China: The Gripping Story of Benjamin Broomhall
  • A Flame of Sacred Love:the life of Benjamin Broomhall 1829-1911(《聖愛的火焰 : 中國宣教史上的海家班》)
  • Courtyard of the Happy Way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