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拉澤偶聯反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格拉澤偶聯反應(Glaser coupling),以研究者卡爾·格拉澤的名字命名。[1]
兩分子末炔在鹼和銅鹽作用下,偶聯為雙炔。此反應是最古老的炔偶聯反應。
反應機理
一價銅鹽為反應所必需,常見的是氯化亞銅、溴化亞銅和乙酸亞銅。氨是經典的所用鹼,用於奪取炔的酸性CH質子。溶劑可以是水或乙醇。反應經雙核的、含橋連的炔配體的銅絡合物中間體。[2] 氧氣用於銅催化劑的重新氧化。

變體
Eglinton偶聯反應:用銅(II)鹽而非銅(I)鹽,如乙酸銅。且銅鹽定量,非催化量;故不再需用氧氣重新氧化。鹼多用吡啶或其他含氮有機鹼。[4]
Cadiot-Chodkiewicz偶聯反應:可用於不同炔的偶聯,合成非對稱雙炔,不同於格拉澤偶聯只對相同炔類適用。

參考資料
- R. Brückner: Reaktionsmechanismen, 3. Auflage, Spektrum Akad. Verlag, München 2004, S. 693. ISBN 3-8274-1579-9
- T. Laue, A. Plagens: Namen- und Schlagwort-Reaktionen. 4. Auflage, Teubner, Wiesbaden 2004. ISBN 3-519-33526-3
腳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