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沃古夫圍城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沃古夫围城战
Remove ads

格沃古夫圍城戰(英語:Siege of Głogów;波蘭語:Obrona Głogowa;德語:Schlacht bei Glogau)是1109年8月24日在波蘭王國神聖羅馬帝國之間在西里西亞重鎮格沃古夫展開的一場戰役。因該戰役由中世紀編年史家高盧無名氏詳細記載,現已成為波蘭軍事史上最具標誌性的戰役之一。波蘭方面由波蘭國王"歪嘴"博萊斯瓦夫三世統率,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則由亨利五世親自指揮,最終戰役以波蘭軍隊勝利告終。[1]

事实速览 格沃古夫圍城戰, 日期 ...

背景

皮雅斯特王朝的長期內鬥中,博萊斯瓦夫三世於1107年將同父異母的兄長兼共治者茲比格涅夫公爵驅逐出波蘭。茲比格涅夫流亡至神聖羅馬帝國,尋求亨利五世(當時未加冕為皇帝)的支持。然而亨利五世當時正深陷匈牙利王位之爭,支持阿爾帕德王朝阿爾莫什親王對抗其兄匈牙利國王卡洛曼,並已對布拉迪斯拉發普雷斯堡)發起軍事遠征,因此未立即採取行動。

1108年,忠於卡洛曼國王的博萊斯瓦夫三世趁機進攻波希米亞領地。波希米亞公爵斯瓦托普魯克聞訊後,立即從帝國軍隊中撤兵以驅逐波蘭軍隊。失去盟友的亨利五世被迫放棄匈牙利戰役。

此敗令亨利五世耿耿於懷,他最終與茲比格涅夫結盟,要求博萊斯瓦夫恢復其兄的共治地位,並向帝國繳納年貢。波蘭公爵斷然拒絕兩項要求。次年(1109年),德意志軍隊集結於埃爾福特,越過博布爾河畔的克羅斯諾邊境,並於聖巴托羅繆之日(8月24日)兵臨要塞格沃古夫(斯瓦托普魯克軍隊於9月抵達)。德軍先擊敗城外波蘭守軍,而博萊斯瓦夫此時正從與波美拉尼亞人作戰的納克沃戰場急馳回援。

Remove ads

過程

據高盧無名氏《波蘭諸王紀事》英語Gesta principum Polonorum記載,亨利五世雖圍困格沃古夫,卻給予市民五日停戰期以請示波蘭君主是否投降。據稱他曾迫使市民交出子女作為停戰擔保人質,並承諾無論博萊斯瓦夫作何回應都將保證人質安全[2]

然而,博萊斯瓦夫三世拒絕交出城池,下令死守格沃古夫。停戰期滿後,亨利五世背棄諾言,將兒童人質鎖在攻城器械上,企圖迫使守軍因顧忌傷及骨肉而放棄抵抗[2]。高盧無名氏指出此舉反而激發了格沃古夫守軍的死戰決心。帝國軍隊多次強攻均被擊退,波蘭游擊部隊更使德軍損失慘重。久攻不克後,亨利被迫解圍南撤。

亨利五世的遠征以徹底失敗告終,博萊斯瓦夫在胡茨菲爾德戰役英語Battle of Hundsfeld(今弗羅茨瓦夫)取得最終勝利[3]。斯瓦托普魯克公爵於9月21日在圍城營地遭波希米亞弗爾紹維茨親兵刺殺,其繼任者弗拉迪斯拉夫與波蘭修好。茲比格涅夫雖於1111年重返波蘭,旋即遭異母弟逮捕並刺瞎雙目。此役鞏固了博萊斯瓦夫對帝國的優勢地位,使其得以在波美拉尼亞與盧布什地區擴展統治。直至1157年,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為支持流亡的西里西亞公爵瓦迪斯瓦夫二世才再度成功入侵波蘭。

Remove ads

遺產

Thumb
格沃古夫兒童紀念碑

這場防禦戰與亨利的暴行經過數百年沉澱,成為波蘭民族記憶的核心元素之一。1959年,在戰役850周年之際,格沃古夫市民豎立首座關於該戰的紀念碑。1979年9月1日,為紀念戰役870周年暨德國入侵波蘭40周年,當地落成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的"格沃古夫兒童紀念碑"。該戰役銘刻於華沙無名烈士墓,碑文鐫有"GLOGOW 1109"字樣。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