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檢斷沙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檢斷沙汰(日語:検斷沙汰(けんだんさた,Kendan Sata))是中世紀日本使用的法律術語,指與刑事案件相關的訴訟及審判。
概要
「檢斷」一詞,意指統治與審判。由於在中世紀的日本,治安行政與刑事司法尚未分化,因此統治行為與司法審判緊密相連。(據《日葡辭書》記載,「檢斷」亦指執行統治與審判的職位。)檢斷沙汰包含了對威脅社會治安的罪行的訴訟與審判,例如殺人、傷害、盜竊、搶劫以及謀反等案件。
在鎌倉幕府時期,檢斷沙汰的管轄權,東國由侍所負責,西國則由六波羅探題的檢斷奉行掌管。
進入室町時代後,檢斷權(即統治與審判權)逐漸分散,權力由幕府下放至守護,再到國人及惣村。例如,也出現了由惣村自行行使檢斷權的「自檢斷」現象。
相關條目
- 檢斷
- 大犯三條
![]() | 這是一篇與日本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