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植松伸夫

日本電子遊戲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植松伸夫
Remove ads

植松伸夫(日語:植松 伸夫うえまつ のぶお Uematsu Nobuo,1959年3月21日)是日本電子遊戲作曲家,他為最終幻想系列而譜寫音樂作品而知名[1][2]。植松是一名半自學音樂家,在十一二歲時開始彈鋼琴,而艾爾頓·約翰是影響他最大的人。

事实速览 植松伸夫, 音樂家 ...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植松在1986年加入史克威爾(後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並遇到了最終幻想創作者坂口博信。他們一起合作創作了許多電子遊戲,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最終幻想系列。在就職約18年後的2004年,他離開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建立了自己的公司Smile Please和音樂製作公司Dog Ear Records。他開始以自由音樂作曲人身份,主要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和坂口的開發工作室霧行者的電子遊戲作曲。

植松的遊戲配樂還有原聲和改編專輯發行。他創作的一些遊戲曲目還在最終幻想音樂會上演出。他的樂曲數次由格萊美獎得主,指揮家阿尼·羅斯在音樂會上指揮。在2002年至2010年間,他和福井健一郎關戶剛等同事組成了搖滾樂團黑魔導士,以電子管風琴等鍵盤樂器演奏音樂。樂隊以改編搖滾版演繹了植松伸夫的最終幻想配樂作品。他還參與了樂隊Earthbound Papas。

Remove ads

傳記

早年生活

植松伸夫出生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3]。他是一名半自學的音樂家[4],在十一二歲時開始彈鋼琴,且未受過任何正式鋼琴教育[5]。他有一個姐姐也彈鋼琴[5]。在神奈川大學主修英語畢業後,植松在幾個業餘樂隊擔任鍵盤手,並為電視廣告作曲[4]。在植松於東京一家音樂出租店工作時,一位史克威爾雇員問他是否有興趣為他們的一些作品創作音樂。儘管植松答應了,卻將其當成一份兼職,他也沒有想到這將會成為他的全職工作。他稱,這是當兼職賺一些錢的方法,並繼續他在音樂租賃店的兼職工作[1]

史克威爾與黑魔導士時期

植松為史克威爾配樂的首個遊戲是1986年的《Cruise Chaser Blassty》。在史克威爾工作期間,他遇到坂口博信,坂口問植松是否願意為他的一些遊戲創作音樂,植松答應了[1]。在1986和1987年,他為包括成人遊戲《Alpha》等數部遊戲作曲,但這些遊戲都沒取得什麼成就[6]。1987年,植松和坂口合作創作了獲得巨大成功的《最終幻想》,而坂口原以為這是他在史克威爾的最後一部作品[7]

《最終幻想》的流行激發了植松的電子遊戲音樂事業,他之後又為30多部遊戲譜曲,其中以最終幻想系列的後續遊戲最為傑出。他在1989年為沙加系列首作《魔界塔士 沙加》譜曲,之後又在伊藤賢治的協助下,為第二作《沙加2 秘寶傳說》(1990年)以及第五作《浪漫沙加2》(1993年)譜曲[4]。在廣受好評的1995年遊戲《時空之輪》作曲者光田康典患消化性潰瘍後,植松接替完成了配樂[8]。1996年植松與他人合作完成了《前線任務 槍之危機》的原聲,並獨自創作了《DynamiTracer》的配樂。他還創作了半熟英雄系列三部遊戲的音樂[4]

除了電子遊戲,他還為2000年動畫電影《劇場版 我的女神》創作主題曲,並與最終幻想配器師濱口史郎合作為動畫《最終幻想:無限》(2001年)作曲。他還創作了概念專輯《Ten Plants》,並在1994年發行了個人專輯《Phantasmagoria》。植松感到逐漸不滿與缺乏靈感,便請作曲家濱渦正志仲野順也協助創作《最終幻想X》(2001年)的配樂。這是首個非植松獨自配樂的最終幻想本傳。《最終幻想XI》(2002年)的配樂由植松,創作大多數原聲的水田直志,以及谷岡久美完成;其中植松只負責11首曲目[4]。2003年,他協助崎元仁為《最終幻想戰略版Advance》配樂,並創作了主題曲[9]

2002年,史克威爾同事福井健一郎關戶剛邀請植松加入他們組建的搖滾樂隊——一個專注於重新演繹並擴展植松作品的樂團。植松最開始因工作太忙,拒絕了他們的提議;但在以鍵盤手身份同福井與關戶參與一次現場演出後,他決定加入加入他們建立一個樂隊[1][10]。史克威爾一名雇員松下為樂隊選擇了名稱「黑魔導士[1]。2003年,河盛慶次、羽入田新和岡宮道生也加入了樂隊[11]。黑魔導士發行了三張錄音室專輯,並在多場音樂會上演出推廣專輯。

自由作曲家時期

植松在2004年離開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並建立了自己的公司Smile Please[12];他還在2006年創立了音樂製作公司Dog Ear Records[13]。植松離開的原因是,公司將他辦公室從東京目黑區搬遷至新宿區,而他對新位置不滿意.[1]。另外他還稱,他到了應該逐漸自己把握自己生活的年齡[14]。然而他繼續以自由作曲家身份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作曲。2005年植松和幾位黑魔導士成員CGI電影《最終幻想VII 降臨之子》創作配樂。植松僅為《最終幻想XII》(2006年)創作了主題曲[15];植松本獲得創作全部配樂的工作,但崎元最終被任命為主作曲家[4]。植松最初要創作《最終幻想XIII》(2010年)的主題曲,但在獲得創作《最終幻想XIV》全配樂的任務後,他決定將此工作交給《最終幻想XIII》的主作曲者濱渦正志[16]

植松還和坂口的開發工作室霧行者密切合作,為他們的藍龍系列、《失落的奧德賽》(2007年)和《逃離隨機迷宮》(2008年)作曲;他還為取消的遊戲《Cry on》作曲[17]

他為2007年PlayStation Portable遊戲《不可原諒事件檔案》及2008年街機遊戲《紅蓮之王》配樂。植松還為2008年遊戲《任天堂明星大亂鬥X》創作了主題曲[18]。他為2009年動畫《豹頭王傳說》創作音樂,這是植松首度獨自為動畫連續劇配樂[19]。植松還為2009年任天堂DS遊戲《櫻花筆記》,以及Level-5Brownie Brown共同開發的2012年任天堂DS遊戲《幻想生活》配樂.[20]。植松還參與了電子書《Bilk-0 1946》音樂與劇情的創作[21]。他還為2013年iOS遊戲《海之號角:未知的海洋怪物》以及預定於2015年發行的《鳳凰計劃》創作配樂。

在2012年古典調頻(英國)的最佳300「榮譽殿堂」年度榜單中,植松伸夫為《最終幻想VII》創作的一曲《Aerith's Theme》票選獲得第16名[22]。這是電子遊戲樂曲首次進入榜單。2013年,「最終幻想系列的原聲」票選獲得古典調頻榮譽殿堂的第3名[23]。2014年,「最終幻想系列的原聲」票選獲得古典調頻榮譽殿堂的第7名[24]

2018年9月,植松伸夫宣布因身體原因暫停目前的一切活動,專心於身體恢復。[25]2020年,植松伸夫回歸工作,為《最終幻想VII 重製版》主題曲編曲。在2021年發售的由霧行者製作的iOS遊戲《幻想曲英語Fantasian》中,植松伸夫擔任編曲工作;坂口博信稱植松伸夫因為健康原因會是最後一次作為主要編曲為遊戲製作編曲。[26]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植松現與他大學時結識的妻子,以及小獵犬Pao居住在東京。他們在山梨縣山中湖有一套避暑小屋[1]。在喜歡業餘時間看職業摔跤、喝啤酒與騎單車[27]。植松稱他原本想成為一名職業摔跤手[28],這是他年輕時的職業夢想[29]

音樂會

Thumb
植松伸夫在遙遠的世界音樂會上,2009年7月11日攝於華盛頓西雅圖

植松伸夫的音樂譜曲在多場音樂會上演出,同時召開的還有各種最終幻想音樂會。2003年德國萊比錫的交響遊戲音樂會是植松最終幻想音樂首次在日本外現場演出[30]。2004年、2006年和2006年的交響遊戲音樂會也演出了最終幻想音樂[31]。2004年的音樂會世界首演了《最終幻想VII》的《闘う者達》(Those Who Fight)曲目。日本鋼琴家本田征治應邀和管弦樂同奏編曲[32]。另一首世界首演曲目為《最終幻想VI》的《妖星亂舞》,歌曲以管弦樂、唱詩班和管風琴演奏[33]。2007年的音樂會演奏了《最終幻想XI》的《遙遠世界》,歌曲由日本歌劇女高音增田泉演唱[34]

日本舉行了一系列成功的音樂會演出,如最終幻想音樂會系列「Tour de Japon」。第一場在美國本土的音樂會是「Dear Friends -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音樂會於2004年5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亞洛杉磯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舉辦,並由洛杉磯愛樂與團洛杉磯大師合唱團演奏。音樂會由沃斯堡交響樂團指揮家米格爾·哈斯-貝多亞指揮[35]。因獲得積極反響,美國隨後又舉辦了一系列音樂會[36]。2005年5月16日,洛杉磯的吉布森圓形劇場繼續舉辦了音樂會「More Friends: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音樂會由格萊美獎得主阿羅·尼斯指揮[37]

植松還在幻想曲之夜2004,2004年10月由卓越交響管弦樂團演奏的首場音樂會中客串登場,這也是他在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就職的最後一天[38]

植松的最終幻想音樂還在2006年2月18日橫濱太平洋會展中心的「Voices -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音樂會上演奏。明星嘉賓有白鳥英美子Rikki增田泉安潔拉亞季。音樂會專注於最終幻想系列歌曲,並由阿尼·羅斯指揮[39]。植松和他的幾名作曲家同事均出席2006年5月27日在芝加哥舉辦的「Play! A Video Game Symphony」世界首演[40];他創作了音樂會的開場鼓號曲[41]。他還出席了2006年6月14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歐洲首演[42],2006年9月30日在加拿大多倫多[43],以及2007年10月10日在意大利佛洛倫薩的演出。植松參加了2007年12月4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Distant Worlds: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世界巡演,演出由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演奏,阿尼·羅斯指揮[44]。他還參加了2008年3月1日在芝加哥附近羅斯芒特劇院舉辦的第二場音樂會巡演[45]。之後植松又參加了2010年7月24日在德克薩斯休斯敦舉辦的音樂會。在2009年9月科隆的交響幻想音樂會中,四分之一的音樂來自最終幻想,該音樂會由交響遊戲音樂會創作者製作,阿尼·羅斯指揮。

2010年2月,植松宣布他會在東海岸最大動漫展之一的動漫波士頓出現。植松不但如期在動漫波士頓出現,還和Video Game Orchestra(VGO)演奏了《One Winged Angel》。他短暫訪問了伯克利音樂學院,並應VGO創始人、伯克利校友仲間將太的請求,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問答環節。2012年1月,植松和它的樂隊Earthbound Papas在馬里蘭州國家港灣舉行的MAGFest X上演出[46][47]

在2012年11月24日阿德萊德娛樂中心舉辦的「Final Fantasy Distant Worlds」音樂會上,在由阿羅·尼斯指揮,阿德萊德交響樂團、阿德萊德愛樂樂團合唱團,以及獨唱者演奏的演奏下,植松演奏了曲目[48]在2013年6月14和15日維也納音樂廳舉行的「Final Fantasy Distant Worlds」中,植松在由阿羅·尼斯指揮,維也納人民歌劇院和維也納室內合唱團的演奏下,植松彈奏了曲目。

在2013年8月18日日本川崎冠名的奇幻搖滾音樂節上,植松和Earthbound Papas告訴聽眾,他們原先計劃以專輯收錄的最終幻想曲目《妖星亂舞》(Dancing Mad)為第二張專輯命名。然而他以「某『S』公司」間接指代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稱公司已經打電話並通知他「不能使用這個名稱」。相較於讓步,他決定以「Dancing Dad」為專輯命名,以示對樂隊名稱的致敬。他還告訴聽眾,他想製作一部純原創歌曲專輯,但感嘆道「只是如果裡面沒有遊戲歌曲,它可能會賣不出去!」

Remove ads

音樂風格與所受影響

植松的作曲風格多樣,從莊嚴的古典交響和重金屬新時代和超衝擊鐵克諾電子。比如在《失落的奧德賽》中,他就使用了從古典交響編曲到當代爵士和鐵克諾的曲目[49]。植松曾表示,他是凱爾特愛爾蘭音樂的忠實愛好者,他在一些作品中也使用了這種音樂風格元素[50]。植松的最終幻想配樂類型從歡快、黑暗憤怒到猶豫,變化多樣。比如《最終幻想VIII》的音樂晦暗,而《最終幻想IX》的原聲則悠然樂觀[51]。人們稱他的音樂能夠表達場景的真實情感,比如《最終幻想VII》的《愛麗絲主題曲》[4] 。在《日美時報》記者的採訪中,植松稱,「我真沒自覺地為日本或世界譜寫音樂,但我覺得,我那帶着明顯日本音色的憂鬱曲目,是有着相當價值的」[52]。他在《時代》雜誌「時代100:次浪潮-音樂」選出的「創新者」中占有一席[53]。他還被稱為「電子遊戲世界的約翰·威廉姆斯」[54];人們認為他「提升」了電子遊戲音樂的「價值和知曉度」[55]

植松在音樂上受到很多英國和美國影響[56]。他稱埃爾頓·約翰是對他音樂影響最大的人,並表示他希望能像他一樣[1]披頭士愛默生、雷克與帕瑪[57]賽門與葛芬柯和一些前衛搖滾樂隊也對他產生了主要影響[1]。在古典流派上,他稱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他的一大影響[56]。植松稱,平克·弗洛伊德國王柯里姆森等1970年代樂隊影響了他的最終幻想作品[1]。《最終幻想VII》曲目《One-Winged Angel》的前奏受到吉米·亨德里克斯歌曲《Purple Haze》的啟發;歌詞取自卡爾·奧爾夫以自己康塔塔布蘭詩歌》——特別是歌曲《怒火中燒》、《哦,命運女神》、《來吧,來吧,來吧》和《讚美這絕代美人》——改編的中世紀詩歌[58]。反過來,植松也對電子遊戲音樂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在電子遊戲產業以外產生了影響。比如在雅典舉辦的2004年夏季奧運會上,一隻女子花樣游泳隊就是用了《最終幻想VIII》的音樂《Liberi Fatali》[59][60]。同樣是《最終幻想VIII》,由中文流行歌手王菲演唱的《Eyes on Me》創下銷量40萬的記錄,成為首個贏得日本金唱片大獎——2000年「年度歌曲(國際)」獎[61]——的電子遊戲音樂[55]。2010年植松接受採訪時稱,「與其通過聆聽其他音樂得到靈感,我更願在我遛狗時獲得靈感」[62]

Remove ads

音樂作品

更多信息 電子遊戲, 年份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