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檄!帝國華擊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檄!帝國華擊團〉(日語:檄!帝国華撃団げき ていこくかげきだん Geki! Teikoku Kagekidan),簡稱「檄帝」(日語:ゲキテイ Gekitei[1][2],是一首日語歌曲,為1996年日本電子遊戲櫻花大戰》(サクラ大戦)及其衍生動畫作品的主題曲,為櫻花大戰系列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多年來衍生出多個版本。由田中公平作曲,廣井王子作詞,最初版本由橫山智佐帝國歌劇團日語帝国華撃団[註 1]演唱。

事实速览 檄!帝國華擊團 「檄!帝国華撃団」, 語言 ...
Remove ads

創作與製作

1996年遊戲公司世嘉Red Company推出電子遊戲櫻花大戰》,遊戲策劃者廣井王子寶塚歌劇團為靈感,構思出以「太正時代」的「帝都」(影射日本大正時代東京)為虛構背景的故事,講述主角真宮寺櫻(真宮寺さくら)等少女所屬的「帝國歌劇團」表面上是演出團體,實際上是對抗魔物的防衛組織「帝國華擊團日語帝国華撃団」(「歌劇團」與「華擊團」在日語中同音),她們以自身武術等技能及駕駛機械人與魔物戰鬥[註 3][3][4][5][6]。由於以歌劇團為題材,此遊戲的音樂元素頗多,其配樂被視為經典[7],而〈檄!帝國華擊團〉就是其中的主題曲。據負責配樂的田中公平憶述,《櫻花大戰》源於他與廣井王子兩人的某個計劃,後有Red Company的職員向他們提出一份模擬遊戲的計劃書,此計劃書與兩人關於音樂劇的想法結合成遊戲的雛型,在遊戲籌劃之初他們向世嘉發表方案,但不被看好,直至他們錄製了這首〈檄!帝國華擊團〉及後來作為插曲的〈花開少女〉(花咲く乙女),成功說服世嘉投資。[8]

〈檄!帝國華擊團〉由田中公平作曲,廣井王子作詞,根岸貴幸日語根岸貴幸編曲[9],最初版本由真宮寺櫻的配音員橫山智佐及帝國歌劇團[註 1]演唱[10]。時長3分01秒,以4/4
E小調創作,每分鐘143拍[11][註 4]。田中公平以作曲速度見稱,曾傳言他用15分鐘作成此曲[2]。田中公平曾稱創作《櫻花大戰》的音樂時,他們定調為「用現代手法置換並重譜被留存在大正及昭和的日本旋律」[12][註 5]。歌詞展示少女們堅強不屈的精神[13],如「心まで 鋼鉄に 武装する乙女」(以鋼鐵武裝到心底的少女們)。副歌歌詞「走れ 光速の 帝国華撃団 唸れ 衝撃の 帝国華撃団」(奔跑吧 有著光速的帝國華擊團 吼叫吧 教人震驚的帝國華擊團)在後來的改詞版本中多被修改。

此歌亦是遊戲所衍生的第1期動畫OVA櫻花大戰 櫻華絢爛》(1997-1998年發行)之片頭曲[14]。系列續作大多採用此歌的衍生版本為主題曲。

Remove ads

發行

最初版本於1996年12月18日以單曲形式發行,B面為此歌的卡拉OK純音樂版[10][15]。部分衍生版本曾獨立以單曲發行,部分只收錄於音樂專輯(詳情見下)。

由於演變出諸多版本,於2006年曾推出專門收錄此歌不同版本的專輯《檄!帝國華擊團》(檄!帝国華撃団全集)。[9]

迴響

最初版本之單曲在Oricon公信榜單曲排名中最高為15位[10]。該系列第4作《櫻花大戰4 ~戀愛吧少女~》的歌曲專輯《櫻花大戰4 ~戀愛吧少女~全曲集~檄!帝~最終章》(サクラ大戦4 ~恋せよ乙女~ 全曲集 檄!帝 ~最終章),獲得2003年第17屆日本金唱片大獎的年度動畫專輯獎(Animation Album of the Year),頒獎禮上由橫山智佐等配音員演唱此歌[16][17]

此歌為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亦是日本動畫界的名曲之一[3][2][6],甚至有指此歌比遊戲系列本身更為知名[1]

此歌亦被採用為日本棒球聯賽的應援歌。世嘉母公司世嘉颯美控股的業餘棒球隊「世嘉颯美硬式棒球社」(セガサミー硬式野球部應援團現場演奏此歌作為擊球員進場音樂,及得分時的慶祝音樂[18],將副歌歌詞中的「帝国華撃団」改為「セガサミー野球団」(世嘉颯美棒球隊)。2021年此歌亦被採用為職業棒球隊歐力士野牛球員福田周平的進場音樂,成為話題[2][19][註 6](直接播放,未有修改歌詞)。

衍生歌曲

系列中重新演繹版本

  • 〈檄!帝國華擊團(改)〉(檄!帝国華撃団(改)):
    1998年系列續作遊戲《櫻花大戰2 ~願君平安~》主題曲,及1999-2000年第2期動畫OVA《櫻花大戰 轟華絢爛》之第1片頭曲,主唱為橫山智佐、角色神崎堇(神崎すみれ)的配音員富澤美智惠、瑪麗亞(マリア)的配音員高乃麗[9][20](單曲資料中則以帝國歌劇團名義)。1998年4月17日以單曲形式發行。[21]
  • 〈檄!帝國華擊團(改II)〉(檄!帝国華撃団(改II)):
    《櫻花大戰 轟華絢爛》之第2片頭曲,主唱為角色李紅蘭的配音員渕崎有里子、愛麗絲(アイリス)的配音員西原久美子、桐島康娜(桐島カンナ)的配音員田中真弓[22]
  • ゲキテイ(檄!帝国華撃団)〉:
    2000年電視版動畫《櫻花大戰》片頭曲,同由橫山智佐及帝國歌劇團演唱[9]。2000年4月19日以單曲形式發行。[23]
  • 〈檄!帝國華擊團III〉(檄!帝国華撃団III):
    2001年系列續作遊戲《櫻花大戰3 ~巴黎在燃燒嗎~》之第2主題曲。該作改以巴黎巴里華擊團日語巴里華撃団為背景,此第2主題曲仍由帝國華擊團成員之配音員們合唱。[9][24]
Remove ads

編曲明顯變化版本

  • 〈檄帝音頭〉(ゲキテイ音頭):
    電視動畫版第13-20話片尾曲,編曲模仿盆踴風格的音頭日語音頭樂曲,由桐島康娜(桐島カンナ)的配音員田中真弓演唱[9]。2000年7月5日以單曲形式發行。[25][26]
  • 〈Euro檄帝〉(ユーロゲキテイ[9]
    2001年《帝國歌劇團・花組 新春歌謠秀》(帝国歌劇団・花組 2004年新春歌謡ショウ)的劇中歌,以歐陸節拍風格混音。2001年1月11日以單曲形式發行。[27]

歌詞修改版本

  • 帝國華擊團成員的人物設定多數有著外國血統,2004年《帝國歌劇團・花組 新春歌謠秀》安排七名角色演唱自身種族語言版本的〈檄!帝國華擊團〉,部分歌詞及部分獨白修改為各角色相關外語,而日本出身的角色則以地方方言口音演唱,各版本詳列如下:[28][9]
    • 檄!帝国華撃団 〜さくら・仙台弁〜〉:真宮寺櫻的仙台方言仙台弁日語仙台弁版本,配音員橫山智佐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マリア・ロシア語〜〉:瑪麗亞的俄語版本,配音員高乃麗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アイリス・フランス語〜〉:愛麗絲的法語版本,配音員西原久美子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紅蘭・中国語〜〉:李紅蘭的中國語(標準漢語)版本,配音員渕崎有里子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カンナ・沖縄弁〜〉:桐島康娜的沖繩弁版本,配音員田中真弓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織姫・イタリア語〜〉:織姬的意大利語版本,配音員岡本麻彌演唱。
    • 檄!帝国華撃団 〜レニ・ドイツ語〜〉:雷尼(レニ)的德語版本,配音員伊倉一惠演唱。
  • 世嘉颯美硬式棒球部的應援歌(見上)。
Remove ads

大幅改編版本

  • 〈檄!帝~最終章(Finale)〉(檄!帝〜最終章(フィナーレ)〜):
    2002年系列續作遊戲《櫻花大戰4 ~戀愛吧少女~》主題曲,主唱為男主角大神一郎[註 3]的配音員陶山章央[24][9],為〈檄!帝國華擊團〉及《櫻花大戰3 ~巴黎在燃燒嗎~》第1主題曲〈御旗之下〉(御旗のもとに)的結合,最後一段副歌中的「帝國華擊團」變為「大神華擊團」(即帝國華擊團與巴里華擊團全員),全員和音。
  • 〈檄!帝國華擊團<新章>〉(檄!帝国華撃団<新章>):
    系列沉寂十多年後,於2019年推出的續作遊戲《新櫻花大戰》之主題曲,簡稱「新檄帝」(新ゲキテイ),創作班底仍是田中公平及廣井王子。故事講述十二年後新一代的帝國華擊團。此歌由新女主角天宮櫻(天宮さくら)的配音員佐倉綾音[3][29][30][31][7],聯同其他隊員包括東雲初穗(東雲初穂)的配音員內田真禮、望月薊(望月あざみ)的配音員山村響、安娜史塔西亞・帕爾馬(アナスタシア・パルマ)的配音員福原綾香、庫拉麗絲(クラリス)的配音員早見沙織合唱[24][註 7]。此歌以舊版〈檄!帝國華擊團〉為藍本,一部分曲詞沿用舊版,一部分曲詞則為新作[3]。前奏、間奏及尾奏主要沿用舊版,編曲上前奏及尾奏加入了一小段小號演奏,由著名日裔小號演奏家Eric宮城日語エリック・ミヤシロ負責[1][8]。間奏開始的一小段則加入了初代插曲〈花開少女〉的旋律,由篠笛演奏[32]。副歌亦沿用舊版,最後一段歌詞改為「夢は 甦る 帝国華撃団 我ら 新章なる 帝国華撃団」(夢想重燃的帝國華擊團 我等新一章的帝國華擊團),以作點題[32]。舊版在當時已屬節奏明快[13],因應新時代動畫歌曲的趨勢,新章比舊版節奏更快[1][2][註 8]
  • 〈帝都狂亂綻放時〉(狂い咲け帝都に):
    《新櫻花大戰》反派角色夜叉的歌曲,配音員及演唱者為聲演初代女主角的橫山智佐。歌詞方面由石井二郎按照〈檄!帝國華擊團〉的歌詞改編而成,將原來的正面意義扭轉為負面;旋律方面由田中公平作重寫,如將A主歌部分略為加重,改成小眾化的曲調[註 9],副歌更是將原有旋律顛倒而成,管弦樂部分由負責編曲的西木康友創作。風格黑暗沉重,田中公平以「裏ゲキテイ」(反面的檄帝)及「闇ゲキテイ」(黑暗的檄帝)等語形容它。[33]
Remove ads

系列外翻唱版本

備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