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正順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顺庙map
Remove ads

正順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河西路6號[註 1],是三明境內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構建築,廟內祀奉地方神謝祐。2006年,正順廟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事实速览 正順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Thumb
Thumb
正順廟文物保護單位標誌正反面

據廟志的記載,正順廟是為紀念曾護國佑民的當地人謝祐(又稱謝佑)而建的,謝祐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出生在當地白水(今中村鄉白水村),年少時受啟蒙於黃裳,20歲時遇高人修習,後得道回鄉,在歷西(今列西街道一帶)護佑民眾,元祐二年(1087年)逝世。當地感念其護民有功,時有流傳關於謝佑的傳說。宋廷得知謝祐事跡後,先後敕封他為「廣惠將軍顯烈尊王」和「日月盈光大帝」,淳熙十六年(1189年)賜廟額「正順」。[1][3]

紹定六年(1233年),歷西人羅成祖捐獻地基,開建正順廟,以供奉謝祐。建成後,正順廟香火不斷,建築歷經元代明代清代民國多次修繕和重建[註 2]。1930年代末,中華民國福建省保安處借用正順廟址辦公[1],民國33年(1944年)4月至翌年5月,中央警官學校第二分校徵用正順廟辦學,培養用以接管台灣的警務人員[4][5]。此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正順廟短暫歸還列西村民所有,1950年代被福建省第一建築工程公司[6]和梅列林業採購站徵用,成為醫療場所、庫房及員工宿舍[1]文化大革命時期,作為宿舍的正順廟免遭破壞,建築木質結構基本保存完好[7]

1983年[1][3][4](一說1982年[7][8]),國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明市人民政府相繼撥款對正順廟進行修繕。1984年,三明市將正順廟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成立正順廟文物管理所,1986年,新成立的三明市博物館選取正順廟作為館舍,與正順廟文物管理所合署辦公,同年,因梅列區舊城改造,原位於列東村的榮先祠被整體搬遷至正順廟保護範圍內(主殿北側),並在1991年入選三明市文物保護單位[9]。1995年,三明市發生特大洪災,正順廟、榮先祠受到損毀後得以修復,1996年9月,福建省將正順廟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10]

2002年—2003年,三明市博物館在正順廟內新建了山門和兩座仿古展覽樓。2006年,正順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012年,三明市博物館新館在三元區貴溪洋新區建成開館,正順廟不再作為博物館館舍使用[1][8]。2016年,經三明市博物館研究決定,在正順廟和榮先祠復辦展覽。[12]

Remove ads

建築

正順廟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朝建築,亦保留有宋代建築風格[11],保護範圍內的古建築群由山門、主殿、榮先祠和庭院等構成,坐西北朝東南,建築總面積17300平方米,占地4546平方米[8],平面呈矩形,天井四周圍以前堂、兩廂、正堂,兩側則有夾弄。主殿建築面積約530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抬梁穿斗混用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明間以四根直徑40厘米的金柱支撐,梭柱、柱礎、台階仍為宋代遺存,梁架、斗拱和木雕留有元代建築風格,留存有花卉、人物、傳說相關的圖案。牌樓、廂房則分別為清代、民國時期所建,牌樓上的「正順」匾額據稱為宋孝宗御筆。[3]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