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吉哈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吉哈逢(馬來語:Bukit Kepong),又譯武吉甲逢、武吉哈蓬等,是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縣的一個城鎮和巫金。武吉哈逢位於麻坡縣最北端,城鎮位於麻河旁。 [1]
Remove ads
歷史
武吉哈逢的馬來語名稱為「Bukit Kepong」,其中「bukit」意為山,「kepong」意為環繞,因當地群山環繞,故而得名。1887年,華人在港主制度下遷入開墾種植甘蜜與胡椒。武吉哈逢當時擁有兩條港腳,名為六條港和七條港,港主分別是佘任發和陳自然。1895年設縣長署和森林局,1950年代因鐵礦業興盛而繁榮,1960年代礦產枯竭後轉向橡膠、油棕及養雞業發展。[2][3]

1950年2月23日,約180名馬共武裝份子襲擊武吉哈逢警察局,警方在碉堡堅守數小時後被攻入。事件造成14名警察、5名輔警、3名警察妻子、2名兒童、2名村民和40多名馬共份子死亡。之後武吉哈逢警察局遺址改建為博物館(Galeri Darurat Bukit Kepong),並增設展覽館展示相關歷史資料、圖片和實物。1981年馬來語電影《甲洞山坡》(Bukit Kepong)亦以此事件為題材。[4][5]
地理

教育
宗教
- 鳳山寺
- 天雲宮
- 獨門仙師壇
政治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