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解放路259號的武昌實驗小學內,原為張之洞創建的兩湖書院所在地,1912年書院停辦。1926年至1927年,這裡作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即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所在地。該舊址現存三幢坐北朝南的平房。2013年,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事实速览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光緒十五年(188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設立兩湖書院,招收兩湖地區和茶商子弟,開設經濟學、史學等學科。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該學堂停辦[1],位於武昌營坊口都司湖畔(現武漢文明路一帶)的校舍一度為鄂軍政府交通司駐地。1926年10月底,北伐軍攻克武漢,國民黨中央決定在武漢設黃埔軍校政治科,地址位於武昌兩湖書院內。1927年1月19日,該學校定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a]。2月12日,該分校舉辦開學典禮,2月24日正式開學[3]。1927年3月,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鑑於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已經遷至武漢,決定將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七一五事變後,該校被迫解散[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所屬建築位於武昌實驗小學內[5]。1983年,該舊址被公布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4],1992年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6]。2006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該舊址進行整體維護和周邊環境改造[2]。2013年,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

  • 1913年,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及附屬實驗小學建立,位於兩湖師範學堂舊址,1927年併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學成為師範部,後師範獨立,至抗戰勝利後改為湖北省立武昌師範學校[哪裡?],後演變今武漢城市職業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兩湖總師範學堂附屬兩等小學,後演變為今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現位於原址。
  • 1912年,在兩湖總師校舍設私立英文館,次年改名外國語學院,再一年命名為湖北外國語專門學校,1922年遷至南湖。1924年易名武昌文科大學,1927年和國立武昌大學等合併成立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後演變今武漢大學。
  • 民國9年(1920年),在兩湖師範即兩湖書院舊址開辦私立武昌專科藝術學校,後演變為今武漢音樂學院,現位於原址。
  • 民國10年(1921年)9月,陳雨蒼在兩湖學堂校址創辦湖北省立醫科專門學校,民國13年(1924年)改為湖北省立醫科大學,民國16年(1927年)和國立武昌大學等合併成立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後演變今武漢大學。
  • 民國15年(1926年)10月,國民黨中央決定在兩湖校址設政治訓練班,後改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後將黃埔第五期政治科學員移往武昌就讀。同12月,又決定將黃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來武昌就讀,民國16年(1927年)1月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
  • 民國19年(1930年),在兩湖校址東部房屋建立湖北省立武昌高級中學。
  • 民國35年(1946年),民國32年創辦於鄂西的湖北省立醫學院遷回武漢以兩湖校址內前湖北省立醫科大學舊址為校舍,並設附屬醫院和省立醫事職業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組為湖北醫學院和附屬第一醫院,後合併演變為今武漢大學醫學部和附屬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現位於兩湖書院原址。
  • 抗戰勝利後,兩湖校址曾設國立體育師範專科學校,後停辦。
  • 私立育傑中學等也曾在兩湖師範舊址即兩湖書院舊址辦學。[8]
Remove ads

結構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舊址房屋現僅存武昌實驗小學內的兩排建築。一排由三棟平房組成,坐北朝南,每棟面闊6間、進深3間,左右兩側開門,總面積670平方米。每幢平房四周均有1.9米寬的走廊,檐下朱漆圓柱,圓柱下有石柱礎;另一排共有一棟半,形制與前一排基本相近,總面積約324平方米。[4][5]

注釋

  1. 因此該學校也被稱為「第二黃埔」[2]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