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漢二道河鐵路橋
京广铁路横跨府河的一座铁路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漢二道河鐵路橋,即二道河橋,又稱二道橋、府河大橋,是京廣鐵路途徑湖北省武漢市橫跨府河(朱家河、府澴河、溳水)上的數代鐵路橋的總稱,位於京廣鐵路K1178+419處。始建於1899年,伴隨漢口至灄口間的京漢鐵路而通車運營。[1]該橋在近代歷史中幾度損毀,幾經改建。如今的二道橋是一座鋼桁梁橋與水泥梁共同使用的橋梁。[2]
Remove ads
歷史

本橋始建歷史可追溯至1899年,作為京漢鐵路先行工程漢口至灄口段的一部分而建造,是以該橋以隨着京漢鐵路漢口至灄口段的運營而投入運營。
一道橋:在廳東二十里諶家磯。舊無此橋,光緒間修築京漢鐵路時所新築,以鐵橋敷軌道。
二道橋:在城東,亦鐵橋,爲修築京漢鐵路時創立。
二道橋:在城東,亦鐵橋,爲修築京漢鐵路時創立。
——《湖北通志·卷三十七·建置志十一·津梁一·夏口廳》[3]:1108
初建時橋梁是2台4墩5孔複線橋,全長187.48米。當時,在丹水池堤角與灄口之間的京漢鐵路上共有三座鐵橋,自漢口市區由近及遠,分別是張公堤橫堤外的鐵橋,人稱頭道橋、一道河橋、一道橋;位於諶家磯站北側橫跨府河(朱家河)的鐵橋,人稱二道河橋、二道橋府河大橋;位於灄口站南側橫跨灄水的鐵橋,人稱三道河橋、三道橋、灄水大橋[4]。
二道橋是京漢鐵路進入漢口的第二站。其橫跨的朱家河是漢口東北最後一道水路防線,具有一定的戰略地位,因此在近代歷史當中屢能見到該橋有關的記載,該橋亦幾經戰火。
1911年秋的辛亥革命期間,三道橋成為了民軍與清軍對峙的前沿陣地,該橋亦被戰火波及。自10月18日,民軍數次占領該橋又數次失守。10月27日後至清帝遜位,該橋一直處於清軍控制當中。[5]
1938年10月15日上午9時,業已占領灄口的日軍通過三道橋後,兵臨漢口城下。但是在下午3時左右,該橋被炸毀(日本文獻宣稱是國軍「試圖抵擋日軍進攻」之所為)[6],直至1940年3月11日,該橋才被佐藤部隊修復[7]。1949年5月11日,即解放軍進攻武漢前夕,該橋與三道橋一道被國軍炸毀。[5]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武漢後,對京漢鐵路進行南下搶修恢復通車時,將該橋由複線橋改為單線橋。1960年4月,新橋建成通車後,舊橋停用拆除[2]。今舊橋位置仍有橋墩橋基尚存。
新橋於1958年11月興建,1960年4月完工且使用至今。為2台12墩13孔複線橋,全長280.5米。上部為混合橋梁(鋼梁及水泥梁),下部為雙線實體橋墩,橋面兩側設有人行道。[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