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裝親衛隊師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裝親衛隊師列表
Remove ads

本條目羅列武裝親衛隊級部隊。武裝親衛隊是納粹德國的一支軍事組織,源自於親衛隊中挑選組成的「親衛隊特別機動隊」。隨後依戰事演進與「親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擴大影響力的需求[1]:34, 54-55,親衛隊在德國與各佔領區招募德意志裔平民加入,之後又改採強徵的方式補充兵員,武裝親衛隊於1944年時共有約91萬兵力[2]:223-224,而中後期組成的許多師級部隊多未達到應有的編制兵力,有20個師僅具備級的戰力[3]:210

Thumb
1942年6月21日,親衛隊旗隊領袖奧古斯特·戴克曼英語August Dieckmann親衛隊第5師「維京」的士兵們。

戰爭初期的武裝親衛隊的招募要求嚴格,僅開放身為其意識形態規定的「優等民族」——亞利安人加入[4]:51,身高、近視、犯罪紀錄亦在評選範圍內,但到了大戰後期因為兵員缺乏,不得不放寬標準,包括俄羅斯人義大利人烏克蘭人法蘭西人荷蘭人等等,成了德國一支大量混雜外籍人員的軍事組織,數量約有50萬人[5]:133。戰爭期間,武裝親衛隊初期成立的幾個師享有精良的裝備,常被視作德軍中的精銳,並參與許多重大戰役或是充當戰線上的救火隊,但隨著組成人員複雜化,其戰力亦大幅下降,且該組織亦於戰爭中犯下多起屠殺戰俘、平民的戰爭罪行。戰後,武裝親衛隊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佈為非法組織[5]:251,多位領導人亦因不同的理由而被起訴。

武裝親衛隊的師級部隊有的冠有「榮譽稱號」,其名稱包含民族、組織、歷史名人、地名、民族飾物等多種,但其有無與戰鬥能力沒有直接關係,如戰力低下的第13師第21師擁有「聖刀」與「斯坎德培」的稱號,還有特製的繡名袖帶,但戰力強的第19師卻無此裝飾,連個稱號也沒有[1]:248

Remove ads

正規師

第1到第10師

更多信息 番號, 標誌 ...
Remove ads

第11到第20師

更多信息 番號, 標誌 ...
Remove ads

第21到第30師

更多信息 番號, 標誌 ...
Remove ads

第31到第38師

更多信息 番號, 標誌 ...
Remove ads

其他

除了上述各師外,武裝親衛隊還有短期控制過幾個原屬國防軍的師級部隊,亦有與其混編的單位,見下:

更多信息 番號, 標誌 ...
Remove ads

註解

Loading content...

資料來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