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殷八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殷八師,又稱「成周八師」或「東八師」,是西周時期駐紮在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的王室軍隊,被視為周王朝直接控制的重要近衛力量之一。該部隊主要由遷徙至成周的殷商遺民編組,既承擔鎮撫職能,又用於對外征伐。

歷史淵源

周武王克殷後,周公旦在設立軍事基地成周為周東都,以加強對殷商遺民及東方地區的管理。在此過程中,將部分殷商貴族及族人遷徙至洛水流域,並設八個師屯駐成周[1][2],因而得名「殷八師」。由於成周位於鎬京之東,該部隊亦被稱作「東八師」。

兵力規模

周禮·夏官司馬》記載「二千有五百人為師」[3],據此推算,八師兵力約在兩萬人左右。這一規模在西周軍制中是重要武裝力量。銘文資料如《曶壺》所見,成周八師內部設有「冢司徒」[4],說明其徵召與管理制度與西周的鄉遂制度緊密相連。[5]

文獻與銘文記載

殷八師或成周八師的稱謂多見於青銅器銘文:

  • 《小臣逨簋》載「東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師征東夷」[6]
  • 《禹鼎》記「王乃命西六師、殷八師撲伐鄂侯馭方」[7]
  • 《曶壺》銘文則表明其軍政管理與地方編戶制度相關[4]

這些資料顯示,殷八師主要任務在於鎮守東土,鎮壓叛亂,抵禦東夷淮夷,保障成周地區的安全。

學術爭議

學界普遍認為「殷八師」與「成周八師」是同一部隊[8],但亦有研究者區分二者,認為分別是以殷民與成周地域命名的不同軍隊[9]。由於缺乏直接文獻記載,目前仍無定論。

歷史地位與影響

殷八師是周王室在東方的軍事中樞,常與西六師協同作戰,構成王畿軍事體系的重要部分。然而,至西周晚期,隨着軍隊逐漸「私臣化」,即部分師旅被卿大夫宗族所控制,殷八師的獨立性和王室對其掌控力逐漸減弱。這一趨勢加速了西周王權的衰落,也為宗法制下軍政分裂埋下隱患。[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