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洛沃茨克

乌克兰卢甘斯克州旧比利斯克区的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洛沃茨克
Remove ads

比洛沃茨克烏克蘭語Біловодськ羅馬化Bilovodsk),或按俄語譯為別洛沃茨克[2](俄語:Беловодск羅馬化Belovodsk),是位於烏克蘭東部的市級鎮,名義上由盧甘斯克州舊比利斯克區比洛沃茨克市鎮烏克蘭語Біловодська селищна громада負責管轄(2020年前亦曾是比洛沃茨克區的首府),實際上由俄羅斯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占領。始建於1686年,面積16.23平方公里,海拔68米[3],2022年人口7,69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2人。

事实速览 比洛沃茨克 Біловодськ,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附近曾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遺蹟。1686年,哥薩克人和流亡的農奴建立本村,但在布拉文起義被鎮壓後,1708年沙皇下令將村子焚毀。九年後,彼得大帝又命令軍方從舊奧斯科爾澤姆良斯克俄語Землянск等地移民重建。1779年劃歸沃羅涅日省,1797年又劃歸斯洛博達烏克蘭省,1835年又劃歸哈爾科夫省。農民需無償上交干稻草給政府,此政策直到1861年改革後才廢除。1830年,有700人死於霍亂;1833年發生旱災,顆粒無收;1871年又爆發牛瘟疫;1884年,有700多名兒童在猩紅熱日本脑炎和其他疾病中病死。[4]

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當地的貿易中心,主要交易穀物、牛和巴赫穆特的食鹽,村里還建有倉庫和50多座商店。此外村裡的手工藝亦發達,1880年時有18個皮革工坊。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村中亦爆發起義,但因為缺乏組織性而被警察迅速鎮壓,革命者被投入舊比利斯克的監獄。為減緩社會矛盾,哈爾科夫省省長不得不允許村民租用土地維持生計。1918年4月至11月,曾被德意志第二帝國短暫占領。[4]

俄國內戰期間,本村先是由白軍占領,但在1918年12月爆發了起義,並於1919年1月7日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在此期間約有500名農民,包括82名老人,17名婦女和14名兒童被哥薩克人殺害。當年6月,鄧尼金的白衛軍又占領了這裡,直到12月被布瓊尼率領的紅軍騎兵擊退。1929年,集體農莊建立,村內大多數人進入集體農莊。[4]1932年蘇聯大饑荒期間,至少有185人死亡。[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於1942年7月13日至1943年1月20日被納粹德國侵占,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內有136名年輕人被納粹擄到德國強迫勞動。與此同時,約100名蘇共黨員參加紅軍,還有約250人參加民兵、約2500多人赴前線參加機場和防禦工事的建設。1943年解放後得到蘇聯東部地區的援助,村裡的乳製品廠、學校和醫院等逐漸恢復。1952年該地的乳製品廠年產8萬噸乳製品。[4]1957年升格為市級鎮[6]

2020年烏克蘭行政區劃改革中,被併入舊比利斯克區[7]2022年3月,該鎮被俄羅斯軍隊攻占;8月,烏克蘭盧甘斯克州州長謝爾蓋·蓋達伊稱俄軍在鎮裡強制徵兵。[8]9月俄方舉行的公投中,一名當地公司董事向員工強制要求投票,任何拒絕參加投票的人都將被解僱,並將其姓名送給俄羅斯當局。[9]此外根據蓋達伊和烏克蘭軍方的消息稱,俄羅斯當局還命令當地醫院為俄軍治傷、及進行人口遷移等。[10][11][12]

Remove ads

教育

根據1897年俄羅斯帝國人口普查,該村的12,630名居民只有約1,300人認字。在1901年和1910年,有兩座圖書館分別開業,藏書約2500冊。20世紀初時,村裡有四所學校,約三分之一的兒童受到教育。而二戰後本地有九所中學,有1852人在學校學習(1966/67學年數據)。1951年3月,本地開辦一所農村職業技術學院,主要教授農機的使用;1963年,一所音樂學校投入使用。[4]

氣候

更多信息 比洛沃茨克(1981-2010), 月份 ...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民族

根據2001年烏克蘭人口普查,比洛沃茨克人口為8,764,其中85.9%是烏克蘭人,12.5%是俄羅斯人,0.3%是白俄羅斯人,1.3%是其他民族。[6]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