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毘濕奴派
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毗濕奴派(梵語:वैष्णवसम्प्रदायः,羅馬化:Vaiṣṇavasampradāyaḥ),又作毘濕奴派,印度教的主要分支之一[1][2],與濕婆派、性力派等傳統並列。主張毗濕奴是統領諸神的至高梵,稱之為摩訶毗濕奴[3][4],崇拜毗濕奴及其十大化身,特別是黑天。在毗濕奴派之下,又有許多小的分支[5][6]。根據世界宗教數據庫2020年的估計,毗濕奴派是印度教最大的教派,約有3.99億信徒[7],遍及印度各邦,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區,尤其是北方邦、旁遮普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8]。
毗濕奴派的經典有吠陀經、奧義書、薄伽梵歌、潘迦拉朵拉集、四千聖歌、薄伽梵往世書等[9][10][11][12]。毗濕奴派的起源尚不明確,一般認為是南亞各地的非吠陀宗教和毗濕奴崇拜相融合而產生,亦由此形成毗濕奴的十大化身之說[13][14][15]。
毗濕奴派特別重視奉愛與奉愛瑜伽,將虔信行為看得較求知證悟更為重要,認為通過默念神名及坐禪可以得到解脫,在南亞奉愛運動傳播中起到關鍵作用[16][17]。許多信徒遵從苦修、素食等禁欲主義規定,額前用檀香木漿畫三道豎線。相信皈依不分身份地位、賢愚貴賤[8]。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