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毛憐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毛憐衛,亦作摩琳衛,中國明代在東北地區所置羈縻衛之一[1]。「毛憐」,女真語意為「馬」[2]。朝廷冊封當地酋長為名義上的官員(類似於土司),管理當地各部族,其首領大多為女真族世襲領袖。
毛憐衛與建州衛原同屬於胡里改部,二者之間有親緣關係,《朝鮮王朝實錄》稱毛憐衛為「東北(或豆滿江)兀良哈」,建州衛為「婆豬江兀良哈」,建州衛和毛憐衛同為建州女真的主體。胡里改部(元代火兒阿萬戶)首領阿哈出子猛哥不花後來掌管掌毛憐衛。
明置建州衛後,於永樂三年(1405年)三月派人到圖們江與東海濱一帶招撫女真諸部。五月,毛憐等處女真首領把兒遜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設衛,以把兒遜等為指揮,千百戶等官,賜誥印、冠帶、襲衣及鈔幣等。永樂八年(1410年),把兒遜為朝鮮所殺。九年,明廷命建州衛指揮釋加奴(李顯忠)之弟猛哥不花為毛憐衛指揮使[1]。猛哥不花以屢從征蒙古有功,升右軍都督府僉事。後又傳位給撒滿哈失里。
1433年朝鮮發動婆豬江戰鬥,毛憐衛等女真衛所被摧毀,其地為朝鮮所佔據。其後部分殘餘部眾隨建州左衛斡朵里部首領李滿住遷居渾河流域。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其地初在今吉林省嘎呀河以東地區,永樂後期西遷至鴨綠江北,後為建州女真的一部。
據《朝鮮王朝實錄》載:「毛憐衛在古慶源、斡木河之間, ……其地離新慶源三日程也。……則毛憐衛與我國不遠矣」,「昔居於豆滿江內,今皆徙居於江外」大約在今朝鮮東北面圖們江下游咸鏡南道會寧市和慶興(경흥)之間。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