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主峰會
2021年美國主辦的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主峰會(英語:Summit for Democracy)是由美國總統喬·拜登及美國政府於2021年12月9日至10日主辦,以線上方式進行的視訊峰會,其目的在於「在國內更新民主,在國外對抗專制」。[1][2]本次會議的三個主題是防範權威主義、打擊貪污,以及促進人權。[3][4]此外美國在民主峰會期間提出推進以美國為標準的開放安全和發展互聯網治理,並將建立未來互聯網聯盟、發布相關報告[5]。
本次會議上,美國宣布將設立全球反腐敗協調員的新崗位,並成立一個反貪污基金會[6]。
Remove ads
與會者列表

受邀參與民主峰會的參與政治實體
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之與會者名單[7],共有110國家或地區受到邀請。美國將受邀出席者稱作「參加者」(Participants),來迴避諸如中華民國(台灣)(未受聯合國和美國承認)、科索沃(未受聯合國和部分聯合國會員國承認)等與會政治實體可能引發的政治爭議。[8][9][10]
Remove ads
後續民主峰會
第二屆民主峰會於2023年3月28日至30日舉行,由美國、哥斯達黎加、贊比亞、荷蘭和韓國共同主辦,不同於第1屆峰會是由美國單獨主辦。大致是以視訊方式進行,共邀請121位領袖參與,比第1屆多出8位。[118][119][120][121]
第三屆民主峰會於2024年3月18日至3月20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由南韓政府主辦,也是民主峰會首次在美國境外舉辦。[122][123]
批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古巴等國,分別批評此會議為「鬧劇」、「厚顏無恥」、「糟糕的提議」和「蠱惑人心的行為」[124][125][126][127]。2021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128]。12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全文共1.5萬字的《美國民主情況》報告,批評美國的民主制度,並提到「環顧被美國強行『推銷』價值觀的國家,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權不見蹤跡,持久混亂、發展停滯和人道主義災難卻隨處可見」。[129][130]12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也發表報告,指責美國沒有民主,美國人民無法做主[131][132][13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務省同樣發表文章批評美國民主[134]。匈牙利是歐盟唯一未受邀國家[135]。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京培表示,對民主的討論應有全球多種民主模式的參與[136]。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表示,邀請名單沒有通過民主方式擬定,僅憑美國自行決定哪些國家符合條件。他還認為,新加坡的民主符合新加坡的情況,目標是為新加坡人民服務,而不是滿足美國的標準。他還表示,峰會隱含的目的是打擊中國在國際上的聲望,是中國不得不打的一場「輿論戰」。[137]
相關事件
當地時間12月10日,代表中華民國(台灣)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出席峰會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開場發言時使用了一張將臺灣、中國大陸各自標記為不同顏色的公民自由度地圖。大約二十分鐘後,唐鳳總結發言時,視頻被切斷,只剩唐鳳演講的音頻。美國國務院網站隨後在12月11日上傳了唐鳳的完整演講影片。[139]
中華民國外交部回應表示,按照主辦單位的建議,唐鳳的簡報資料於會前就先行提交過。而有關螢幕畫面未正常播出一事,美方稱是因為峰會控制中心出現技術問題,導致螢幕分享功能無法使用。[140]但多家媒體報道稱,切斷視頻是白宮向主辦方施壓的結果,白宮「憤怒地」聯繫了國務院,擔心地圖會表示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能與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相悖;華盛頓方面向台北表示了不滿,而台北方面則對唐鳳的視頻被剪輯感到憤怒。[141][14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