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沙連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水沙連茶,為最早有記錄的台灣茶,在清朝初年被記錄下來,因為最早在水沙連山區(今台灣南投縣)採集而得名。由野生茶樹採摘而來,可製成綠茶,被用於醫藥之用,可治熱病與下痢,一般相信茶樹品種為台灣原生種台灣山茶。
概論
水沙連茶為台灣最早有記錄的茶樹品種,生長在台灣中央山脈的水沙連山區[1][2],茶葉顏色與中國松蘿茶接近,可治熱病。當時生產地在台灣原住民居住地區中,由通事取得原住民同意後入山採摘焙製,下山販賣[3][4]。
因為可治療痢疾與天花,水沙連茶曾被出口到中國[5][6]。在清朝末年,台灣開始出口茶葉之後,茶葉種植面積增加,水沙連茶變得少見,也少人討論[7]。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