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田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水田衣,也稱百家衣百衲衣百結衣稻畦衣稻畦衫稻畦帔福田衣稻田衣田衣割截衣等,日本稱為百德着物百徳着物)、百接着物百接ぎ着物)、百所着物百所着物)、百軒衣裝百軒衣装),是東亞一種傳統拼布服飾。其實際起源時代不明,但戰國時代楚國古墓有出土穿著拼布衣的木俑,中山國古墓出土玉人有呈方格紋的服飾,對照新疆出土的一件同時期的西戎拼布衣,楚墓及中山國墓玉人的格子紋衣服可能是早期的水田衣,稱為偏衣。《藝文類聚》引《晉書》記載西晉太始年間,董京(字威輦)把殘碎的繒帛縫合製成衣服,稱為百結衣[1]。百家衣也是嬰兒、幼童常見的服飾,有受百家祝福、平安成長的含義,現代仍然可以見到。水田衣在明代崇禎年間一度成為婦女流行的穿著,[2][3]水田衣的製作,在開始時還比較注意勻稱,各種錦緞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後再有規律地編排縫製成衣。到了後來就不再那樣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形狀也各不相同。「水田衣」一名是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日本江戶時代津輕藩南部藩的村莊為了節省布料,把麻布之類的粗布製成水田衣,稱為襤褸

Remove ads

作為袈裟的水田衣

最初的袈裟是以僧侶化緣時收到人們捐贈的舊衣物、舊布碎等縫合而成,直至現代一些僧侶仍然穿著[4]。不少文學作品皆有提及作為袈裟的水田衣,如唐朝王維的《過盧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5]唐彥謙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詩、清朝吳偉業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之六[6]、清朝黃景仁慈光寺前明鄭貴妃賜袈裟歌[7]、以及《紅樓夢》中妙玉的衣著等[8]。現在戲曲中的尼姑服裝三色道背心也是以這種百衲衣為原型。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