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岸機務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江岸機務段(簡稱:鄭局江段/武局江段/武鐵江機)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川龍大道1161號[1]:310,與江岸車輛段一同設在武漢北站內,北鄰川龍大道,是武漢鐵路局下轄三個機務段之一。江岸機務段是中國鐵路歷史最悠久的機務段之一,舊址在江岸區解放大道159號,毗鄰江岸車輛工廠與江岸站[2],2009年10月搬遷至現址[3]。
機務段配屬機車主要擔當京廣鐵路江岸(武漢北)至株洲、信陽,信陽至鄭州、漯河、平頂山,京九鐵路江岸至阜陽、九江、向塘,漯阜鐵路貨運列車及部分旅客列車,武漢鐵路樞紐內長江北岸部分的調車作業任務。[1]:309-310
Remove ads
歷史
江岸機務段的歷史可分為兩個時期:江岸時期與武漢北時期。
江岸機務段組織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98年京漢鐵路漢口段的建立,一開始的段址設在灄口站,稱灄口火車房。1900年遷至江岸站以北,稱江岸車頭廠,隸屬京漢鐵路總公司。1906年京漢鐵路全通,改稱江岸機車房,隸屬機務南段[2][1]。早期的機務段里的車頭場與緊鄰的江岸機廠(後江岸車輛廠)皆可對機車進行修理,且廠長都是由法國人杜拉克(杜來克)擔任,因此工人為區分二者,稱機務段的車頭場叫「機務小廠」,而稱江岸機廠為「機務大廠」[4]。
1923年2月4日上午9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二七大罷工爆發,罷工的汽笛在江岸機廠拉響,因此與大廠聯繫緊密的機務段也被視作罷工的發源地[5][6][7]。1928年,改稱機務第3總段第7分段。[2][1]:310
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稱漢信機務段,隸屬武漢區鐵路管理局。1949年5月,解放軍由機務段及江岸站工人帶領進入武漢[5]。爾後正式定名江岸機務段。8月,交漢口鐵路運輸分局。1963年正式歸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分局管轄。[2]1971年至1983年,武漢鐵路局再度成立,又歸屬武漢分局領導。2005年3月,武漢鐵路局自鄭州鐵路局分出,機務段由武漢局領導。12月9日,裁撤信陽機務段,與原江岸機務段合併為新的江岸機務段。[8]:307
Remove ads
2009年5月18日,武漢鐵路局開始使用新的運行圖,江岸西站停用,整建制搬遷至武漢北站。6月8日,武漢局下達《關於調整江岸機務段和江岸車輛段等單位機構編制的通知》,江岸機務段正式從江岸西站及江岸站撤出,整建制搬遷至新建成的武漢北站。[8]:35,79機務段遷至武漢北站的工作在當年10月完成[1]:310[9]。此後機務段依然保留「江岸」的名稱,且在機務段內豎起了一座江岸站的站牌,以示對機務段江岸時期歷史的傳承。2017年,隨着原武漢鐵路局改組為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江岸機務段亦改組為該公司下轄的分公司,全稱「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江岸機務段」。[10]2019年7月,機務段接管漯阜鐵路公司的機車運用及整備業務。[1]:310
2021年5月6日,機務段舉行首屆開放日活動。[11]
下轄機構
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委、工會、團委、運用科、安全科、技術科、驗收科、職工教育科、設備科、勞動人事科、財務科、計劃統計科、武裝保衛科、材料科、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經營開發辦公室,計18所。
南線車間、北線車間、信陽運用車間、漯河運用車間、江岸檢修車間、江岸整備車間、信陽整備車間、設備車間、救援車間、後勤車間,計10所。
配屬車輛

目前江岸機務段負責配屬該段和諧1B型電力機車、和諧3C型電力機車、和諧3CA型電力機車、東風4型內燃機車、東風7型柴油機車、和諧3B型內燃機車的維護保養及運用。[1]:310
職工
在二七大罷工期間,江岸地區罹難者有39人,而其中13人是來自江岸車頭廠的職工。[7]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黃義臣、姚福年、歐陽國鈞等多名江岸機務段職工曾獲評國家級或省市級勞動模範。[12]
軼事
在江岸站區域的老江岸機務段曾有一座轉車台,為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後建立的設施。[4]其後逐漸演變成該片區的地名「轉車樓」。[7][13]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