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湯姆孫環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汤姆孙环形山
Remove ads

湯姆孫環形山(Thomson)是月球背面位於智海內東部的一座大型古撞擊坑,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約翰·湯姆孫爵士(1856年-1940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事实速览 湯姆孫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Thumb
阿波羅15號拍攝的湯姆孫環形山照片,在它的下方可看到澤林斯基環形山
Thumb
智海及湯姆孫環形山

該隕坑西側毗鄰奧戴環形山;北面靠近澤林斯基環形山范德格拉夫環形山伯克蘭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東南和西南分別坐落着萊布尼茲環形山奧布魯切夫環形山[2]。該環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標32.32°S 166.04°E / -32.32; 166.04,直徑117.3公里[3], 深度2.9公里[1]

湯姆孫環形山表面已被幽暗的玄武質熔岩淹沒,只剩下狹窄的側壁頂端裸露在表面之上,沿東西二側及東南側邊緣各有一處寬闊的峪口,構成二道橫亙在坑底南北相向的"彎月形"山脈;而隕坑的南側則連接了一座形態和大小都類似的殘存撞擊坑-也已被熔岩覆蓋的衛星坑"湯姆孫 M"。環形山的坑底表面分布着一些短線條般的次生坑

由於該環形山位於智海中,其坑底的玄武質熔岩呈高反照率的渦旋狀結構,類似月球正面賴納爾伽瑪特徵。

衛星隕石坑

Thumb
LAC-103和LAC-119拼接圖

按慣例,最靠近湯姆孫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更多信息 湯姆孫, 緯度 ...
  • 衛星坑"湯姆孫 M"形成於衛星坑"湯姆孫 M"[1]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