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嗣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嗣良
Remove ads

沈嗣良(1896年—1967年),男,浙江省寧波市人,中國教育家、體育活動家。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聖約翰大學校長

Thumb
Thumb
《中國名人錄》第四版(1931年)
事实速览 沈嗣良 ...

生平

191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管理學的碩士學位

1923年,學成歸國,旋即出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務長,並兼任聖約翰大學體育部主任。1924年,出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名譽主任幹事。後來擔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幹事。

1925年,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赴菲律賓參加第7屆遠東運動會。協同王正廷張伯苓等人士,一同籌辦第8屆遠東運動會,促成在中國上海舉行。

曾率當時的中國短跑名將劉長春參加第10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1936年,與王正廷一同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在當時德國首都柏林舉行的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

抗日戰爭期間,沈嗣良臨危受命,出任聖約翰大學校長[1]。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一度因被控通敵罪被關押在提籃橋監獄「忠」字監舍。他在獄中組織讀經會,發展了一批信徒。他們獲釋後,成立了「忠主集」,即後來乍浦路忠主堂的前身[2]。1947年被聖公會送到美國學習神學,此後移居美國,並於1967年逝世於美國。

Remove ads

著作

  • 《中華全國體協進會史略》
  • 《中國的國際體育》
  • 《兩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報告》
  • 《遠東運動會的報告》

參考書籍

  • Stefan Huebner, Pan-Asian Sports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Asia, 1913-1974. Singapore: NUS Press, 2016, 55-101.

參考鏈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