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正(413年—455年),字元直劉宋官員,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西)人,沈淵子的兒子。

沈正學識淵博、性情從容,有器量,容貌風度優美,舉止得體,喜好老子莊子的學說。二十歲時,被州府徵召為從事。同族的光祿大夫沈演之稱讚他說:「這是我們宗族中的千里馬啊。」沈正出任始寧、烏傷、婁縣的縣令,後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守喪。守喪期滿後,他擔任隨王劉誕的後軍安南行參軍。劉誕鎮守會稽時,沈正又擔任安東參軍,參與軍事事務。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劉劭殺父篡位,把江東地區劃分為會州,任命劉誕為刺史。劉誕準備接受任命,沈正勸說司馬顧琛道:「國家遭遇這樣的災禍,自從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如今憑藉江東忠義精銳的軍隊,率先在天下發起討伐叛逆的行動,如果派一個使者去聯絡,天下各地難道會不響應嗎?憑藉這個來洗刷朝廷的冤屈和恥辱,彰顯臣子的氣節,怎麼能向凶逆之徒稱臣,讓殿下接受他虛偽的恩寵呢?」顧琛說:「江東地區久不打仗,士兵不熟悉軍事。雖然叛逆和忠義的區別很清楚,但雙方力量強弱也不同,應當等待天下有起義的隊伍,然後再響應,也不算晚。」沈正說:「天下如果有不顧及父親安危的國家,那倒可以這樣做。如果不是這樣,怎麼能自己安於冤屈和恥辱,卻向其他地方尋求忠義之舉呢?如今我正是因為叛逆弒君的冤屈和醜惡,在道義上不能與逆賊共存,起兵的時候,難道還追求一定能保全自己嗎!馮衍有句話說,大漢的尊貴大臣,難道還不如荊、齊地區的貧賤士人嗎。更何況殿下兼具臣子的身份,事情關係到國家存亡啊。」顧琛於是和沈正一起進去勸說劉誕,劉誕還是猶豫不決。恰逢尋陽的義軍起兵,宋孝武帝劉駿派來使者,劉誕才任命沈正為寧朔將軍,率領軍隊跟隨劉季之後進軍。劉誕入朝擔任驃騎大將軍後,沈正擔任中兵參軍,後升任長水校尉。孝建元年(454年),朝廷把青州的治所遷到歷城,臨淄一帶空了出來,沈正被任命為寧朔將軍、齊郡北海郡二郡太守,朝廷把整個齊地的事務都託付給了他。還沒來得及赴任,他就在孝建二年(455年)去世了,時年四十三歲。沈正生前喜歡音樂,生活待遇優厚,然而去世後,家中卻沒有多餘的財物。[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