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勒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沙勒隕石坑(Shaler)是月球正面西南邊沿一座位於科迪勒拉山脈東南內側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十九世紀美國古生物學家暨地質學家納撒尼爾·索斯蓋特·謝勒(1841年-1906年),1964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側靠近更小的賴特隕石坑、北面坐落了佩蒂特隕石坑、東北越過科迪勒拉山脈坐落着克拉斯諾夫隕石坑、而更大的拉格朗日環形山則位於它的東面[2]。
沙勒隕石坑的南面延伸着寬闊的布瓦爾月谷,該條修長而不規則的月谷起源於沙勒隕石坑的南側壁,向東南偏南一路蜿蜒至巴德隕石坑,它是數條正對着東方海撞擊盆地東南邊緣的月谷之一,其它二條分別為因吉拉米月谷和巴德月谷。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32.89°S 85.27°W,直徑48.47公里[3],深度2.32公里[4]。
沙勒隕石坑邊緣輪廓接近圓形,南側坑壁略為扁平,隕坑坑沿尖峭完整,未受到明顯的撞擊侵蝕。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110米[1],較坑底最大落差3360米[1],內部容積約1862公里3[1]。受所處的科迪勒拉山脈南部邊緣位置影響,該隕坑坑底表面較為粗糙崎嶇,尤其東南部地表,顯示有數道平行的小裂隙。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