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河南府文廟
河南省洛阳市的孔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南府文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東南隅文明街,歷史上為供奉祭奠孔子的廟宇,同時也是河南府府學。2006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在歷史上曾同時為河南府的府治和洛陽縣的縣治,因此同時設有府、縣兩級文廟。洛陽縣文廟位於東關大街,建築毀於民國時期,僅存孔子入周問禮碑[1]。
歷史
據《洛陽縣誌》和《金元洛陽城池圖》等資料推測,河南府文廟的始建年代應當在金元時期。清順治八年(1651年)和順治十四年(1657年)分別擴建[2]。河南府文廟在明清時期為六進院落,原有照壁、櫺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和鄉賢祠、名宦祠等建築。櫺星門為三間牌樓式建築,兩側有河圖洛書的彩塑浮雕,南側為照壁,入櫺星門後為泮池,上有玲瓏石拱橋一座,上刻有「泮池生香」四字。泮池邊和石橋兩側均有雕花石欄,上雕臥獅[3]。清光緒年間,隨着科舉制的廢除,河南府學停辦,河南府文廟被改建為「產嬰堂」,收留流浪和逃難的孕婦。1925年,洛陽當地士紳在河南府文廟創辦明德中學,為洛陽第一所私立中學。1944年曾被日軍作為洛陽警備司令部使用[2]。1949年後,河南府文廟由文明街小學占用,文革時期照壁、櫺星門、泮池被拆除,用來建設教學樓。在河南府文廟於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洛陽市相關政府部門將學校遷出,同時對河南府文廟進行修繕保護[4]。
Remove ads
現存建築
河南府文廟現存戟門、大成殿等建築,建築年代為明代。戟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為單檐懸山式建築,磚木結構,前後檐用斗拱,左右各一間掖門。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頂覆琉璃瓦,四面檐下皆用斗拱。殿前有月台,台南正中有兩列台階,之間鑲嵌一塊浮雕二龍戲珠青陛石。大成殿後為明倫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單檐硬山式建築[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