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油棕屬
棕榈科的一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分類
本屬已知有兩種:一種是原產於西非的油棕(E. guineensis,又稱非洲油棕),分布於安哥拉至岡比亞的西非地區,被引入至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屬於產油經濟作物;另一種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美洲油棕(E. oleifera,又稱黑果棕)。
形態
野生非洲油棕樹為單莖,高可達20米。羽狀葉,開許多簇狀密生小花,花為三萼三瓣。果實在開花6個月後成熟,簇生於短枝上,單個果實呈卵圓狀,長約4厘米,成熟時為黑色,基部為紅色。果肉和果核均含有大量油脂。單株樹的產果量為2至12簇不等,隨樹齡增長而逐年增加,每簇重15至25公斤。
美洲油棕樹幹沿地面匍生,葉片大而寬闊,但花、果與非洲油棕相似,但產油量低,因此美洲油棕本身幾乎不作為經濟作物栽種,但一些油棕園會栽培非洲油棕與美洲油棕的雜交種(E. guineensis x E. oleifera)以增強作物的抗病性[2][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