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國聖母雕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法國聖母(法語:Statue de Notre-Dame de France)是位於法國城市勒皮的一座鐵質雕像。法國聖母修建於1856年至1860年期間。1997年,法國聖母被列為法國國家歷史紀念建築。2010年,有88850名遊客參觀了法國聖母。[1]

位置

Thumb
法國聖母雕像

雕像位於海拔757米的「科爾內耶岩」頂部[2]:269,這是一個132米高的玄武岩火山栓的遺蹟[2]:269,位於法國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勒皮北部。

歷史

耶穌會傳教士科薩維耶·德·拉維尼安神父(1795-1858)首先提出了在「科爾內耶岩」頂部豎立聖母雕像的想法。他在勒皮的一次靜修會上向特奧多爾·孔巴洛修道院長(1797-1873)講述了這一點,他熱情地立即向1850年7月26日聚集在勒皮主教座堂的教區牧師展示了該項目。當地主教奧古斯特·德·莫爾隆(Auguste de Morlhon)熱情地歡迎該項目,並在各種準備研究之後,於1853年3月5日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準備和監督工程的執行。同一個月,「法國聖母工作委員會」發起了一場歐洲競賽,獎金為3000法郎,旨在選擇雕像的模型,並於1853年7月16日認購,該認購接管了1850年在整個教區組織的任務。[3]:24

競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提交了他們的提案。最後,在勒皮市政廳的一個房間裡,向公眾展示了不少於53[3]:27(或54[4]:15)個模型,為期一周。1853年11月8日,由奧古斯特·德·莫爾隆(Auguste de Morlhon)擔任主席的陪審團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投票支持讓-馬里·博納西厄(Jean-Marie Bonnassieux)的模型。[3]:30

修建工程馬上開始,1854年12月10日,進行奠基。儘管認購成功,總投入為325,000法郎[3]:36,但仍存在財務困難,威脅到整個項目。1855年9月5日,奧古斯特·德·莫爾隆前往巴黎,向皇帝拿破崙三世提出這一問題。除了從他那裡獲得10,000法郎的贈禮外,主教還說服皇帝-在佩利西耶元帥的啟發下-如果塞瓦斯托波爾圍攻成功,和平恢復,他將提供俘獲的大炮。三天後,這座城市陷落了。1856年3月30日,結束克里米亞戰爭的《巴黎條約》簽署,20天後,皇帝兌現了承諾,從塞瓦斯托波爾的艦炮中運送了15萬公斤鑄鐵。[4]:29

1856年3月,雕像開始在日沃爾E.Prénat&Cie高爐和鑄造公司的高爐中鑄造。自第一塊石頭鋪設以來幾乎沒有進展的基座工程隨後恢復。1859年7月28日,雕像的第一批素材抵達勒皮[3]:77,在那裡逐漸組裝。

1860年9月12日[5],奧古斯特·德·莫爾隆在近12萬名信徒面前為雕像舉行了莊嚴的祝福。[6]

Thumb
側面遠望法國聖母雕像

雕像及其基座於1997年被列為歷史遺蹟,並於2012年完全修復。[7]它是上盧瓦爾省參觀人數最多的紀念物,2024年有115,399名遊客。

至少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有傳言稱[8],雕塑家在意識到耶穌在他的作品中站在聖母的錯誤一邊後,從雕像頂部自殺。這個謠言是錯誤的,因為雕塑家忠實地滿足了比賽期間預期的規格。同樣的傳說也存在於武伊斯雕像的複製品上。事實上,完工32年後的1892年6月3日上午,讓-馬里·博納西厄在巴黎第七區聖西蒙街11號的家中去世,享年81歲。

Remove ads

特點

Thumb
法國聖母雕像內部

雕像描繪了戴着星星王冠的聖母瑪利亞站在半個地球上,她用腳壓碎了一條蛇,右臂抱着為城市和法國祝福的孩童耶穌[4]:39

它矗立在6.70米高的布拉沃濟長石砂岩基座上,本身高16米[5],周長17米。聖母的腳各1.92米,前臂3.75米,手1.56米,孩童耶穌的頭圍4.80米。[3]:76

它的總質量估計為835噸,其中基座680噸,雕像110噸,其中孩童耶穌的頭部為1.1噸,祝福城市的手臂600公斤[3]:76,覆蓋物45公斤。[2]:269

設計為自支撐結構,由大約100個鑄鐵部件組成,通過大口徑螺栓連接在一起。基座上布置了一個由33級台階組成的石梯,可以進入雕像內部,雕像是中空的,包括一個58級的鑄鐵旋轉樓梯,三層設計,由16個欄杆的梯子延伸,可以進入聖母的王冠[4]:40。由於安全原因長期對公眾關閉,自2013年1月以來再次開放進入,現在可以通過2012年翻新工程期間設置的半透明圓頂觀景。[9]每一層四個小開口提供了勒皮及其周邊地區的全景。[2]:269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