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米法茲
马来西亚数字通讯部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拿督法米法茲 (馬來語:Ahmad Fahmi bin Mohamed Fadzil;1981年2月4日—),馬來西亞政治人物,公正黨宣傳主任,現任馬來西亞通訊部部長兼班底谷國會議員[1][2],也是團結政府發言人。曾擔任馬來西亞數字通訊部部長、公正黨通訊部主任[3]。
Remove ads
早期生活和教育
1981年 2 月 4日出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他是拿督法茲爾尤努斯(Datuk Fadzil Yunus)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法茲爾曾是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集團公司的前總監總經理[4];他的母親拿汀法茲雅藍里(Datin Fauziah Ramly)曾是一名高級公務員,來自馬來西亞的行政與外交官(PTD)體系。[5]
他的外祖母哈娃慕沙(Hawa Musa)曾在1960年代擔任巫統最高理事會成員,並領導吉隆坡巫統婦女組。[6] 法米的弟弟阿末菲克里·莫哈末·法茲爾(Ahmad Fikri Mohamed Fadzil)是一名創作歌手,以「Bayangan」為藝名進行表演和錄音。[7]
法米擁有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化學工程理學士學位(BSChE)。[8]
職業生涯
在2010年正式加入人民公正黨(PKR)之前,法米是一位作家、演員[9],以及屢獲殊榮的劇場表演者。他曾出演2006年電視劇《Gol & Gincu》(《球門與口紅》)[10],並主持訪談節目《The Fairly Current Show》。[11]
他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於2012年加入了美丹花園社區藝術項目(Taman Medan Community Arts Project)。該項目致力於通過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來化解年輕人之間的種族緊張關係。
政治生涯
他開始從政時擔任努魯依莎·安華(Nurul Izzah Anwar)的秘書,努魯依莎當時是人民公正黨(PKR)班底谷(Lembah Pantai)國會議員。在她於2013年大選勝選後,法米也開始擔任公正黨通訊主任,並在《星報》(The Star)撰寫專欄《On The Way》。
2018年,努魯依莎轉戰人民公正黨的堡壘區柏馬當巴烏(Permatang Pauh),法米被選為接替她出征班底谷選區的候選人。[12]他最終以5,598張多數票勝出,並在第14屆全國大選(GE14)中,贏得了該席位,公正黨也成為國會最大黨派。[13]
在第15屆全國大選中,法米以更大的多數票——13,912張,成功衛冕班底谷國會議席,擊敗來自巫統、伊斯蘭黨(PAS)和鬥士黨(Pejuang)的候選人。[14]
在安華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領導的團結政府成立後不久,法米被任命為新的通訊及數碼部長。
他表示希望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加強網絡數據安全,以及吸引投資,協助開啟馬來西亞的數碼黃金時代。[15]
他也表示,政府無意限制言論自由與表達自由,但會嚴防假消息、誹謗以及網絡仇恨言論的散播。
在他擔任通訊及數碼部長的第一年內,發生了多起引發關注的事件。
法米曾因質疑一項有關政府執政百日表現的調查結果而受到批評,並指責部分社交媒體平台助長假新聞的傳播。[16]
2023年7月,在The 1975樂團的成員馬蒂·希利(Matty Healy)在表演中批評馬來西亞的反LGBT法律,並親吻樂隊成員羅斯·麥克唐納(Ross MacDonald)後,政府取消了在雪邦舉行的Good Vibes音樂節。
通訊及數碼部立即發布取消指令,迫使為期三天的音樂節提前中止,表示此舉強調政府堅定不移地反對任何挑戰、嘲諷或違反馬來西亞法律的行為。[17]
2023年7月30日,一張法米在清真寺發言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並附上文字稱他是在進行政治演說。
不過,法米隨後澄清,他只是回應有關Good Vibes音樂節取消的提問,並非發表政治演講。[18]
在2023年12月的內閣改組中,通訊及數碼部被拆分為兩個部門,法米繼續擔任通訊部長,而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則出任新成立的數碼部部長。[19]
此外,法米也被任命為內閣發言人,負責在首相無法出席時,特別是在每周內閣會議後向媒體發表講話。[20]
Remove ads
2024年2月,法米推出了新的新聞從業道德守則,取代了大約35年前制定的舊守則。[21]
新守則包括八項主要道德原則:新聞從業者必須負責任、透明公正地傳播資訊、不受個人利益影響、傳達合法資訊、尊重消息來源的隱私與保密性、了解媒體相關法律,並以新聞專業素養為首要前提。
2024年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發表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顯示,馬來西亞在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的排名從2023年的73位急劇下降了34位至第107位,得分為52.07分。無國界記者組織在該年附帶的一份報告中註明;「政府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以阻止媒體討論敏感話題或批評政客和政府官員,而當局正在追捕調查記者,並限制關於君主制、種族和宗教的討論,從而導致對此事的廣泛自我審查」[22][23]。身兼通訊部長和團結政府發言人的法米隨後在X平台上發文表示立場,同意接受RSF的報告。於此同時,獨立新聞業中心(CIJ)敦促政府加快修改或廢除限制媒體自由的法律[24][25]。
法米過去一聯串針對媒體採取的行動[22][23],被視是導致指數下降原因而受到批評[26][27][28]。法米則對批評觀點辯稱,認為相比與上屆國陣與國盟政府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在新聞自由指數中的最新排名仍然被認為是良好的,並會以開放態度接受RSF的報告。他示意,並非所有標準都符合馬來西亞實踐的東方價值觀或舉止相匹配,並重申政府不會在涉及3R問題(種族,宗教和皇室)上濫用新聞自由概念妥協[29][30]。他也拒絕有者比較以色列的新聞自由指數高於馬來西亞是讓國家蒙羞的觀點[31][32]。他反指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新聞自由指數並不是黃金標準,並以半島電視台駐以色列辦事處遭到突擊搜查的例子,稱這使以色列在該指數中排名第101位而馬來西亞排名第107位受到質疑。然而,以色列只是部分封鎖,因為在以色列仍然可以通過Facebook訪問該頻道。他表示將與無國界記者組織會面[33]。
法米的回應被視為是對排名下滑採取了不負責任的態度而引起了公民社會組織的批評。促進改革公民社會組織(CSO Platform for Reform)指出,通訊部長法米稱馬來西亞今年的排名遠高於2022年和2021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該組織也敦促必須將馬來西亞媒體理事會(MMM)從政府或商業分離出來,以保障新聞自由,並要求廢除印刷和出版法以提高媒體自由[34][35]。5月15日,法米再次回應無國界記者發表的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指該報告不一定是基於無國界記者在其專業的努力,而是基於填寫了許多文件或調查的受訪者的反饋[36]。
Remove ads
2024年7月27日,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在馬來西亞擁有至少800萬註冊用戶的社交媒體和網絡通訊服務,必須根據《1998年通訊與多媒體法令》(第588號法令)申請「應用服務供應商C類執照」 [ASP(C)]。[38]
對此,法米強調,超過90%的MCMC投訴案件涉及詐騙、網絡人口販運、性虐待內容、誘騙行為、非法毒品交易、武器獲取、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以及仇恨言論。[39]
2024年12月,法米起草了《通訊與多媒體法令》的修訂案,稱此舉將通過澄清過於寬泛的條文,進一步增強馬來西亞人民的言論自由。[40]
他指出,在新修訂中,諷刺與幽默內容將不被定為犯罪。[41]
2025年2月19日,法米與約30位媒體機構代表會面,討論媒體工作者的福利問題。[42]
這場會議是在媒體行業裁員潮導致逾100人失業之後召開的,而其他雇主則存在拖欠薪資或不遵守員工福利規定的行為。[43]
法米透露,他過去一直在幕後協助媒體工作者,但召開這次會議是為了促使媒體業主對員工福利負責。
2025年2月26日,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通過了《馬來西亞媒體理事會法案》。[44]
法米稱這是一項媒體自由的重要勝利,並表示希望媒體理事會能在年內全面成立。他指出,該法案的獨特之處在於保障女性和東馬人民的少數群體代表性。
他強調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該立法構想最早可追溯至1973年。他也表達希望透過這個自我監管機構,不僅保障媒體自由,也關注媒體行業工作者的福利等其他議題。[45]
個人生活
法米的妻子是阿茲麗娜·普特麗·莫哈末·馬尤丁(Azrina Puteri Mohamed Mahyuddin),暱稱為Myra。他們育有兩個兒子。[46]
選舉成績
個人榮譽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