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士頓馬拉松
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年度馬拉松比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士頓馬拉松(英語:Boston Marathon)創辦於1897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年度馬拉松賽事之一,由麻薩諸塞州東部大波士頓地區的多座城鎮共同舉辦,傳統上於每年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的愛國日舉行。賽道起點設於密德瑟斯郡的霍普金頓,終點則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科普利廣場。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4年4月17日) |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該賽事受到18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首次成功舉辦馬拉松比賽的啟發,並迅速發展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長跑賽事之一。波士頓馬拉松同時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系列賽之一,廣受國際矚目。[1]
自創辦以來,賽事一直由波士頓田徑協會(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負責主辦,並自1988年起由DMSE Sports承辦。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業餘與職業跑者參加,平均報名人數達3萬人,沿途觀眾人數則高達50萬,是新英格蘭地區觀賞人數最多的體育活動。
Remove ads
歷史
自1897年起,男子選手即參與波士頓馬拉松。女性選手則自1972年起正式獲准報名參賽,儘管主辦單位後來追認1966年為首位女性完成比賽的年份。1975年增設男子輪椅組,1977年增設女子組;2017年起,男女選手皆可參加手搖自行車組別。
首屆比賽於1897年4月19日舉行,作為波士頓田徑協會(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成立十週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並為當年B.A.A.運動會的壓軸項目。賽程長度為24.5英里(約39.4公里),由約翰·J·麥克德莫特(John J. McDermott)以2小時55分10秒完賽並奪冠。比賽日期選於新設立的愛國日(Patriots' Day),象徵對古希臘與美國自由理念的呼應。
1924年,起點自阿什蘭遷至鄰近的霍普金頓,賽程亦調整為符合19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標準的26英里385碼(42.195公里),該距離於1921年由國際田徑總會正式制定為馬拉松比賽的標準距離。
波士頓馬拉松最初為地方性賽事,且長期採免費參賽制,冠軍獎品為象徵榮耀的橄欖枝花冠。1980年代起,隨著職業選手要求設立獎金,主辦單位開始提供由企業贊助的現金獎勵。1986年為首次發放獎金的年份。
1941年至1964年間,沃爾特·A·布朗擔任波士頓田徑協會主席。1951年韓戰期間,布朗以戰爭仍在進行為由,拒絕韓國選手參賽,表示:「當美國士兵在韓國作戰時,每一位韓國人都應該保衛自己的國家,而不是參加馬拉松。」該決定引發外界對體育賽事與國際政治關係的關注與討論。
在1967年之前,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規則未明文限制女性報名,美國業餘運動聯盟(Amateur Athletic Union)亦未禁止女性與男性一同參賽。1966年,羅伯塔·「芭比」·吉布(Roberta "Bobbi" Gibb)申請參賽遭拒,賽事總監威爾·克隆尼(Will Cloney)在回信中聲稱女性「在生理上無法完成26英里賽程」。吉布仍未經註冊完成比賽,成績為3小時21分40秒,優於三分之二的選手。多年後,主辦單位追認吉布為首位完成全程的女性選手。
1967年,凱瑟琳·斯威策以其AAU會員身分正式報名參賽,繳納報名費並附上健康證明,以其慣用簽名「K. V. Switzer」填寫報名表,成為首位以正式註冊身分完成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比賽過程中,賽事官員喬克·桑普(Jock Semple)曾多次試圖將其驅離賽道,並試圖撕下其號碼布。斯威策最終仍順利完賽,該事件促使AAU修訂規則,禁止女性與男性同場競賽。後來,斯威策與桑普化解誤會,成為朋友。
1971年底,在妮娜·庫斯克(Nina Kuscsik)等人的倡議下,AAU放寬女性比賽距離限制。自1972年起,女性選手正式獲准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同年庫斯克亦成為首位女子組冠軍。
1996年,波士頓田徑協會追溯承認1966年至1971年間非官方女子冠軍的選手為歷屆得主。至2022年,女性報名者佔總參賽人數約43%。
1980年,羅茜·魯伊斯最先抵達女子終點,然因比賽錄影中未見其身影,引發爭議。調查後發現,她僅在終點前約800公尺處混入賽道,未跑完全程。最終魯伊斯於賽後八日被取消成績,加拿大選手賈桂琳·加羅(Jacqueline Gareau)被追認為當屆冠軍。
波士頓馬拉松歷史中亦曾發生數起與賽事相關的死亡事件。1905年,麻薩諸塞州北亞當斯的詹姆斯·愛德華·布魯克斯(James Edward Brooks)完賽後不久死於肺炎。1996年第100屆比賽中,61歲瑞典選手漢弗瑞·西薩格(Humphrey Siesage)因心臟病發身亡。2002年,28歲選手辛西亞·盧塞羅(Cynthia Lucero)則因低血鈉症於比賽中去世。
Remove ads
參賽資格
波士頓馬拉松向年滿18歲的所有國籍選手開放,但參加者必須達到一定的資格條件[2]。選手必須在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日的一定時段以內(一般是大約18個月範圍內)完成一個獲國際田徑聯合會所屬的國家管理機構認證的標準馬拉松賽事。
在1980到1990年代,選手必須是美國田徑總會會員,但這個要求已取消。
在2011年2月15日,2013年比賽參賽資格收窄,2011年9月23日之後的比賽成績要求在每個性別年齡組別提高5分鐘[3]。在18-34組別,男選手必須在不多於3小時5分鐘完成賽事,女選手必須在不多於3小時35分鐘完成賽事,更高年長的比賽組別,參賽資格成績也隨之調整。與此同時,59秒的寬限完全取消。例如,40-44歲男選手成績為3小時15分1秒時,不再獲得通過。對很多馬拉松選手來說,獲得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資格本身已經是一項目標及成就[4][5]。
選手獲得參賽資格的一個例外是經由合作夥伴獲得入場機會。每年大約有五分一的馬拉松賽事預留用給慈善機構,贊助商,銷售商,特許人,顧問,市政官員,當地的跑步俱樂部和營銷人員。:在2010年,大約有5,470名額外的選手經由合作夥伴獲得入場機會,其中有2,515名是慈善選手[6]。賽事目前容立了24個慈善機構,預計每年將籌集超過1000萬美元[7]。在2017年,慈善選手為超過200個非牟利團體籌集了34.2萬美元。波士頓體育協會的官方慈善項目籌集了1796萬美元,約翰·漢考克的非營利項目籌集了1230萬美元,其剩的397萬美元由其他運動員和邀請者籌集 [8]。
在2010年10月18日,20,000個參賽名額在8小時3分鐘內滿額預約,創下了記錄[9]。申請參賽的速度促使官方將2013年及之後的賽事收窄參賽資格[3]。除了降低取得資格的完賽時間,還加入了讓跑得更快的選手獲得優先度的滾動機制。主辨方決定不要明顯地調整不合資格者的數量。
由2023年起,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將旗下六大馬拉松每項賽事的部份名額,開放予已完成3至5場六大馬拉松的跑手抽籤,其中波士頓馬拉松每年有150個參賽名額,給已完成其中五大馬拉松的跑手抽籤取得,不受波士頓馬拉松本身達標要求影響。[10]
Remove ads
2013年第117屆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事件
2013年4月15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點50分左右,波士頓馬拉松賽接近尾聲時,終點附近連續發生兩次爆炸。爆炸共造成3名觀眾死亡,144人受傷。[11][12]
因2019冠狀病毒病取消
2020年由於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原本主辦單位宣布從4月延到9月,後來改取消賽事,為該賽事124年來首次取消。[13][14][15]
比賽成績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賽制變革
自2025年起,大會採固定終點關門時間,統一在當地時間下午5點30分關閉。此舉取代往年「最後一位跑者離開起點後六小時」的彈性規則,主要由於此制度導致部分跑者無法掌握實際關門時間而未被列未正式完賽,2024年約有500人。[16]
波士頓田徑協會於2024年8月宣布此項變革,旨在提升賽事透明度與公平性,並表示將加強賽前溝通與關門時間提醒,避免類似爭議再度發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