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式壽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式寿喜
Remove ads

泰式壽喜(英語:Thai suki),簡稱為壽喜泰語สุกี้泰語發音:[sū.kîː]),是泰式火鍋的分支[1],從餐廳供應的中式火鍋演變而來,以迎合泰國龐大的華裔顧客群。食客可將肉類海鮮麵條餃子蔬菜菇類等配料浸入用炭火加熱,還未調味的肉湯鍋[2],在吃之前可將雞蛋加入肉湯鍋中[3][4],或把配料蘸上辛辣的「壽喜燒醬」。儘管名字有「壽喜」這兩個字,這道菜與日本壽喜燒幾乎沒有相似之處[3],反而與涮涮鍋、中國火鍋、泰國東北依善地區的蘸醬火鍋有更多的共同點。

事实速览 類型, 起源地 ...

歷史

1957年,一家名為Coca的餐廳在曼谷的Soi Tantawan(泰語ซอยทานตะวัน)開設了第一家分店,該店提供日本壽喜燒改良版中國火鍋[5]。雖然它類似於日本壽喜燒,但泰式壽喜是掛了一個較吸引人的名字。這種經過修改的泰式壽喜大受歡迎。不久之後,其他連鎖店開始在曼谷和其他城市開設販賣泰式壽喜為主的餐廳,每家餐廳都有自己特製的蘸醬與配料作為賣點。

如今,MK連鎖餐廳是泰國最受歡迎的餐廳,在全國擁有約200家餐廳,在日本擁有23家分店。Coca也在海外迅速蔓延,已經在亞洲澳大利亞的24家分店提供泰式壽喜,並計劃在美國歐洲開設更多分店[1]

食材搭配

在泰式壽喜中,食客有更多的食材可供選擇。不過提供的分量較小,以便食客可以選擇更多樣化的配料。醬料方面,除了「壽喜燒醬」,加入了大量辣椒醬辣椒酸橙香菜泰式烤肉辣椒蘸醬英語Nam chim也符合泰國人的口味。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