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瀉利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泻利盐
Remove ads

瀉利鹽,又名七水鎂礬是一種常見的礦物,它屬於不含異樣正離子的水合硫酸鹽。它的化學成分是七水硫酸鎂MgSO4·7H2O)。結晶時它呈斜方晶系,往往形成粒狀或者皮狀的晶體,很少也形成細小的針狀或者纖維狀的晶體。晶體的顏色是白色的,稍微帶有黃色、綠色或者粉色。也有無色的瀉利鹽。

事实速览 七水鎂礬,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歷史

早在1806年瀉利鹽就已經在出產於英國埃普瑟姆的礦泉水蒸發後的遺蹟中被發現了。

產生和產地

瀉利鹽一般是通過亞硫酸鐵氧化形成的。此外它還能夠通過鹽水湖的沉澱形成。它一般與礦鹽一同出現。

產地包括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火山上的氣孔附近、美國畢斯比內華達州以及華盛頓州

關聯礦物

七水鎂礬礦物群包含了碧鎳礬(Morenosite)(NiSO4·7H2O)和皓礬(Goslarite)(ZnSO4·7H2O)之間的固溶體[2]

水鎂礬(Kieserite)(MgSO4·H2O)為含水較少的硫酸鎂

Thumb
七水鎂礬之晶體結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