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歇L-200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歇L-2000
Remove ads

L-2000美國洛歇公司在1960年代研究的超音速客機計劃。

事实速览 洛歇 L-2000Lockheed L-2000, 概觀 ...

1963年6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正式啟動「國家超音速客機計劃」(National Supersonic Transport,NST),並承諾美國政府將資助超音速客機研製經費的75%,以研製美國的超音速客機,與英法兩國合作的協和飛機競爭。當時的美國聯邦航空局局長納吉布·哈拉比(Najeeb Halaby)認為設計一種與協和飛機相若的超音速客機會導致正面直接競爭,不利於搶占市場,因此他設定了一個技術更先進、要求更高的超音速客機設計目標。因此,美國的超音速飛機必須比協和飛機更大、載客量更高、速度更快。當時擬定的技術指標為載客250人,飛行速度為2.7—3.0馬赫(約3000公里/小時),並需要達到7200公里(4500英里)的洲際航程。超音速飛機的設計要求相繼發往美國各主要飛機製造商,其中機身及發動機分開兩部份競標。機身部分的競爭廠商包括波音洛歇北美航空,而發動機則有柯蒂斯-萊特公司普惠公司通用電氣公司

洛歇的方案稱為CL-823,像放大了的協和飛機,但四具發動機以獨立吊艙形式分開裝置。

後來美國聯邦航空局為縮小選擇範圍,經評選後北美航空NAC-60和柯蒂斯-萊特的發動機首先出局,僅剩下波音和洛歇雙方競爭,並被容許隨意選擇使用餘下兩家公司的發動機。最終在1966年12月31日,聯邦航空局宣布波音採用通用電氣GE4渦輪噴氣發動機波音2707-100(波音733-390)方案勝出,而洛歇的L-2000和普惠的JTF17渦輪風扇發動機落選。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書目

  • Boyne, Walter J, Beyond the Horizons: The Lockheed St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ISBN 0-312-19237-1.
  • Francillon, René J, Lockheed Aircraft Since 1913.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0-87021-897-2.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