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堪薩斯內戰

军事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堪薩斯內戰
Remove ads

堪薩斯內戰(英語:Bleeding Kansas)或譯血濺堪薩斯流血的堪薩斯,是1854年至1858年之間一系列圍繞奴隸制的衝突。這場衝突發生在當時未建州的堪薩斯領地和臨近的密蘇里州,起因是南北方支持與反對奴隸制度的雙方試圖爭奪堪薩斯領土的控制權,以決定堪薩斯是否以蓄奴州自由州身份加入聯邦。衝突特點為多年的選舉舞弊、突襲、襲擊以及報復仇殺。這場衝突對當時美國中部的政局,以及之後美國南北戰爭有重要影響。

事实速览 堪薩斯內戰,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隨着廢奴主義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其支持者和批評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美國國會在北方和南方代表之間保持了微弱的政治權力平衡。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移民到該國西部邊境,以及修建一條連接東部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橫貫大陸鐵路的願望,促使西部領土併入合眾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當這些領土最終被提升為州時,它們將如何處理奴隸制問題。在美墨戰爭後的政治辯論中,這個問題已經困擾着國會。1850年妥協案至少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允許猶他州新墨西哥州的居民通過普選決定自己的奴隸制法律,這一法案為正在進行的奴隸制辯論開創了新的先例。[1]

1854年5月,《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堪薩斯內布拉斯加的新領土,供美國公民定居。該法案由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史蒂芬·阿諾·道格拉斯提出,旨在安撫國會中的南方代表,因為1820年的密蘇里妥協明確禁止在北緯36度30分線以北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所有美國領土上實行奴隸制,南方人擔心內布拉斯加的合併會打破奴隸州和自由州之間的平衡,從而使廢奴主義北方人在國會中占據優勢。

道格拉斯的提議試圖通過組織兩個領土而不是一個領土來減輕這些擔憂,並加入了一項「人民主權」條款,該條款將像之前為猶他州和新墨西哥州規定的條件一樣,允許堪薩斯和內布拉斯加的定居者就其領土上奴隸制的合法性進行投票——這一概念直接與密蘇里妥協相矛盾,並有效地廢除了密蘇里妥協,因為堪薩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都位於密西西比河以西和36°30'平行線以北。與國會中的許多其他人一樣,道格拉斯認為內布拉斯加州的定居者最終會投票禁止奴隸制,而堪薩斯州的定居者,更南邊、更靠近奴隸州密蘇里州,會投票允許奴隸制,因此奴隸州和自由州的平衡不會改變。關於內布拉斯加州,這一假設是正確的;奴隸制的想法對內布拉斯加州的居民來說幾乎沒有吸引力,它作為一個自由州的命運已經牢牢確立。然而,在堪薩斯州,合法奴隸制的假設低估了廢奴主義者對廢除長期存在的密蘇里妥協的抵制。南方人認為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的通過是一場鼓舞人心的勝利;北方人認為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失敗。奴隸制問題的每一方都看到了在堪薩斯州維護自己的機會,它很快成為了全國盛行的意識形態戰場,[2]也是全國最暴力的地方。

「流血堪薩斯」一詞是由霍勒斯·格里利的《紐約論壇報》推廣的。[3]《論壇報》於1856年6月16日在一份關於北美國民大會的報告中首次提到「堪薩斯在流血」。在那裡,堪薩斯州的佩里上校報告說,「堪薩斯州,每一個毛孔都在流血,將間接為[大會確定的總統候選人]投更多的票……比合眾國中的任何其他州都多。」[3]《論壇報》首次提到「流血堪薩斯」是在查爾斯·韋曼於1856年9月13日發表的一首詩中:

在遙遠的西方,雷聲隆隆——

戰鬥的騷動正在肆虐 流血的堪薩斯在哪裡發動戰爭

反對奴隸制的戰爭![3]

Remove ads

早期投票

支持奴隸制問題對立雙方的移民立即抵達堪薩斯領地,建立居住權並獲得投票權。堪薩斯的第一批定居者是蓄奴州的公民,特別是附近的密蘇里州,他們中的許多人強烈支持南方的意識形態,並專門移民到堪薩斯以協助奴隸制的擴張。支持奴隸制的移民定居在城鎮,包括萊文沃思艾奇遜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的政府任命了堪薩斯的領土官員,他們與自己的親奴隸制觀點保持一致,並注意到邊境被北方人淹沒的謠言,數千名親奴隸制非定居者很快進入堪薩斯領地,目的是影響當地政治。因此,親奴隸制派別經常通過欺詐和選舉操控手段,奪取了許多早期的領土選舉。1854年11月,數千名被稱為「邊境流氓」或「南方洋基」的武裝親奴隸制男性湧入堪薩斯領地,在選舉中影響了國會無表決權代表的投票,支持親奴隸制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威爾金斯·惠特菲爾德。次年,一個調查選舉的國會委員會報告稱,投票中有1,729張欺詐選票,而合法選票為1,114張。在一個地方,604名選民中只有20名是堪薩斯領地的居民;在另一個地區,35人為居民,226人為非居民。[4]

與此同時,北方廢奴主義者鼓勵自己的支持者搬到堪薩斯領地,努力使該地區成為一個自由州,希望用所謂的「自由土地黨」或「自由州人」淹沒堪薩斯。到目前為止,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他們的領袖,是來自俄亥俄州萊文沃思的約翰·布朗。許多北方州的公民在慈善團體的幫助下抵達,例如總部位於波士頓的新英格蘭移民援助公司,該公司成立於《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通過前不久,其具體目標是幫助反奴隸制移民到達堪薩斯領地。在一個可能是傳說的豐富多彩的故事中,廢奴主義部長亨利·沃德·比徹,比徹·斯托夫人的弟弟,用標有「聖經」的板條箱把銳器步槍運給了他們;它們被稱為比徹聖經英語Beecher's Bibles。儘管有人吹噓說,20,000名新英格蘭洋基人將被派往堪薩斯領地,但到1855年底,只有大約1,200名定居者移民到那裡。[2]然而,東部媒體大力宣傳的此類援助運動在引發全國對堪薩斯命運的歇斯底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直接導致了後來成為共和黨和廢奴主義情緒據點的城鎮的建立,包括勞倫斯、托皮卡和堪薩斯州曼哈頓[2][5]

Remove ads

第一個領土立法機構

1855年3月30日,堪薩斯領地舉行了第一屆領地立法機構選舉。[6]至關重要的是,這個立法機構將決定該地區是否允許奴隸制。正如1854年11月的選舉一樣,密蘇里州的「邊境流氓」再次湧入該地區投票,親奴隸制代表當選為39個席位中的37個——賴利縣的馬丁·F·康威和塞繆爾·D·休斯頓是唯一當選的自由州議員。自由州人大聲譴責選舉是欺詐性的。領土總督安德魯·里德在40場立法選舉中僅宣布11場選舉的結果無效,稱其受到欺詐的影響,雙方都不滿意。5月22日舉行了一次特別選舉,以選出替補人員,結果截然不同;在特別選舉中當選的11名代表中,有8名是自由州議員。這仍然使親奴隸制陣營以29比10的壓倒性優勢領先。[5]

1855年7月2日,親奴隸制立法機構在新成立的波尼地區首府召開會議。立法機構立即宣布5月特別選舉的結果無效,並讓3月當選的親奴隸制代表就座。在波尼僅一周後,立法機構將領土首府遷至與密蘇里州接壤的肖尼傳教區,在那裡重新召開會議,通過了一項以密蘇里州為藍本的堪薩斯州奴隸法英語Slave codes,並開始通過有利於奴隸主的法律。

自由州人很快選出了托皮卡獨立立法機構的代表,該立法機構宣稱自己是合法政府,並稱勒康普頓的親奴隸制政府是「虛假的」。該機構制定了第一部領土憲法,即托皮卡憲法英語Topeka Constitution。查爾斯·羅賓遜是馬薩諸塞州人,也是新英格蘭移民援助公司的代理人,當選為地區總督。

里德不是民選的,而是由皮爾斯總統任命的,他很樂意為皮爾斯總統服務。1855年8月16日,皮爾斯解僱了他,取而代之的是非常親南方的威爾遜·香農。里德離開了這片領土,並認為喬裝打扮是明智之舉。

皮爾斯拒絕承認自由州立法機構。1856年1月24日,皮爾斯在給國會的一封信中宣布托皮卡政府為「叛亂分子」。雙重政府的存在是該地區正在醞釀的衝突的徵兆,並進一步激怒了衝突雙方的支持者。

為了應對有爭議的選票和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國會於1856年向堪薩斯領地派遣了一個三人特別委員會。[5]1856年7月,該委員會報告稱,如果1855年3月30日的選舉僅限於「實際定居者」,它將選舉一個自由州立法機構。[5] [7]報告還指出,實際設在萊康普頓的立法機構「是一個非法成立的機構,無權通過有效的法律」。[5][7]換言之,自由州人對欺詐的指控是有充分根據的,萊康普頓立法機構確實是虛假的。

憲法戰爭

流血堪薩斯時代的早期對抗大多集中在為未來的堪薩斯州制定憲法上。四份此類文件中的第一份是托皮卡憲法,由自由土地黨統一的反奴隸制力量於1855年12月制定。這部憲法是自由州領土政府的基礎,該政府抵制由密蘇里州人選出的聯邦授權政府,國會調查很快發現,密蘇里州人以居民身份在堪薩斯領地投票,然後返回密蘇里州,實施了欺詐行為。[4]1856年6月30日,皮爾斯宣布托皮卡政府是法外政府後,國會拒絕批准托皮卡憲法。

1857年,詹姆斯·布坎南接替皮爾斯擔任總統。和他的前任一樣,布坎南是一個同情南方和親奴隸制利益的北方人。那一年,第二次制憲會議在萊康普頓舉行,到11月初,起草了《萊康普頓憲法英語Lecompton Constitution》,這是一份得到布坎南總統認可的支持奴隸制的文件。憲法被提交給堪薩斯就一項特殊的奴隸制條款進行投票,但自由州人拒絕參與,因為他們知道憲法將允許堪薩斯州的奴隸主保留現有的奴隸,即使該條款被投票反對。12月21日,包括奴隸制條款在內的《萊康普頓憲法》以6,226票對569票獲得通過。由於發現了投票違規行為,國會下令再次舉行選舉。1858年8月2日,堪薩斯選民在11,812票對1,926票拒絕了該文件。[4]

在國會審議《萊康普頓憲法》期間,自由州代表起草並通過了第三份文件《萊文沃思憲法英語Leavenworth Constitution》。它比自由州的其他提案更激進,因為它將把選舉權擴大到「每個男性公民」,無論種族如何。1858年5月18日參加這次投票的人數只是之前的一小部分,甚至有一些自由州民主黨人的反對。1859年1月6日,擬議的憲法被提交給美國參議院,在那裡遭到了冷淡的接待,並在委員會中被擱置。[4]

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自由州提案是1859年起草的《懷恩多特憲法英語Wyandotte Constitution》,它代表了堪薩斯未來的反奴隸制觀點。1859年10月4日,該法案在公民投票中以10,421票對5,530票獲得通過。由於南部各州仍控制着參議院,《懷恩多特憲法》的確認被無限期推遲。1861年1月,當脫離州的參議員離開時,堪薩斯州立即在同一天被接納為自由州。

Remove ads

公開暴力

1855年11月21日,所謂的瓦卡魯薩戰爭在道格拉斯縣爆發,當時一名支持奴隸制的定居者富蘭克林·科爾曼槍殺了自由州人查爾斯·道,科爾曼與道長期以來一直在進行與地方或國家政治無關的爭鬥。道是第一個在堪薩斯領地被謀殺的美國定居者。道格拉斯縣警長塞繆爾·J·瓊斯決定逮捕另一名自由州人而不是科爾曼,隨後自由州的一支隊伍營救了這名囚犯,這引發了一場衝突,這是第一次武裝支持奴隸制的定居者與反對奴隸制的定居者之間的衝突。州長威爾遜·香農立刻召集堪薩斯民兵,但集結的軍隊幾乎全部由支持奴隸制的密蘇里州人組成,他們帶着偷來的武器和大炮在勞倫斯鎮外露營。

作為回應,勞倫斯組建了自己的民兵組織,由托皮卡立法機構選出的州長查爾斯·羅賓遜和詹姆斯·萊恩領導。在香農與羅賓遜、萊恩和戴維·賴斯·艾奇遜談判達成和平協議後,圍攻勞倫斯的各方才勉強解散。這場衝突還有另一起死亡事件,自由州議員托馬斯·巴伯於12月6日在勞倫斯附近被槍殺。

Remove ads

1856年之夏

1856年5月21日,支持奴隸制的民主黨人和密蘇里州人入侵堪薩斯州勞倫斯市,燒毀了自由州酒店,摧毀了兩家反對奴隸制的報社,洗劫了房屋和商店,這就是所謂的勞倫斯洗劫案。美墨戰爭期間使用的一門大炮,被稱為「老基卡普」或「基卡普大炮」,當天被一個包括堪薩斯領地民兵的基卡普遊騎兵在內的親奴隸制團體偷走並使用。[8]後來,它被一個反奴隸制派別收復,並返回萊文沃思市。[8]

Thumb
美國眾議員普雷斯頓·斯密·布魯克斯襲擊查爾斯·索姆奈

1856年5月,馬薩諸塞州共和黨參議員查爾斯·索姆奈在會上譴責堪薩斯州奴隸制的威脅,並羞辱其支持者。索姆奈指責支持奴隸制的民主黨人在他的「針對堪薩斯州的罪行」演講中與眾議院的「奴隸制妓女」躺在床上。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來摧毀共和黨人所說的奴主權勢,即奴隸主控制聯邦政府並確保奴隸制的生存和擴張的努力。在演講中,索姆奈批評了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安德魯·巴特勒,描述了巴特勒對堪薩斯州的親奴隸制議程如同強姦了一名處女,並從性角度描述了他對這一議程的喜愛。兩天後,巴特勒的堂兄、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普雷斯頓·斯密·布魯克斯襲擊了索姆奈,差點在參議院用一根沉重的手杖將他打死。這一行動震驚了全國,將暴力帶到了參議院,加深了南北分裂。[9]在差點殺死索姆奈後,布魯克斯因這次襲擊而受到南方民主黨人的讚揚。許多支持奴隸制的報紙得出結論,堪薩斯州及其他地區的廢奴主義者「必須屈服」,襲擊發生後,數百名南方民主黨議員向布魯克斯投送新的手杖作為對襲擊的支持,其中一根手杖上刻着「再去打他」的字樣。城鎮和縣更名以紀念布魯克斯(佛羅里達州布魯克斯、佐治亞州布魯克斯縣等)。襲擊發生兩周後,美國哲學家、哈佛大學畢業生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譴責布魯克斯和支持奴隸制的立法者,他說:「我看不出一個野蠻的社區和一個文明的社區如何構成一個州。我認為我們必須擺脫奴隸制,否則我們必須擺脫自由。」在接下來的幾周里,許多支持奴隸制的民主黨人戴着用甘蔗碎片製成的項鍊,以示與普雷斯頓·布魯克斯的團結。

暴力事件繼續增加。約翰·布朗帶領他的兒子和其他追隨者計劃謀殺支持奴隸制的定居者。5月24日晚,在波塔瓦托米溪的一個支持奴隸制的定居點,該組織從家中抓獲了五名支持奴隸制的男子,並用籠手劍將他們砍死。布朗和他的部下逃跑了,並在波士頓廢奴主義者的財政支持下,開始策劃在弗吉尼亞州哈珀斯渡口舉行全面的奴隸起義。[10]

皮爾斯總統領導下的親奴隸制領土政府已遷至勒康普頓。1856年4月,一個國會委員會抵達那裡調查投票舞弊。委員會發現,非堪薩斯州居民在選舉中非法投票,導致了支持奴隸制的政府。皮爾斯總統拒絕承認其調查結果,並繼續授權親奴隸制立法機構,自由州人民稱之為「虛假立法機構」。

Thumb
《慘劇的前奏》油畫,位於堪薩斯州議會大廈

1856年7月4日,皮爾斯總統的公告導致近500名美國陸軍士兵從萊文沃思堡賴利堡抵達托皮卡。他們的大炮指向憲法大廳,長長的導火索點燃,E.V.索姆奈上校下令解散自由州立法機構。索姆奈上校是在參議院被毆打的查爾斯·索姆奈的堂兄。[11]

1856年8月,數千名支持奴隸制的人組成軍隊,進軍堪薩斯州。那個月,布朗和他的幾個追隨者在奧薩沃托米戰役中與400名支持奴隸制的士兵交戰。敵對行動又持續了兩個月,直到布朗離開堪薩斯領地,新任領地總督約翰·W·吉爾里上任,並設法說服雙方實現和平。

Remove ads

1857-1861年

暴力爆發甚至影響了建築設計:1857年,農民約翰·H·埃格特在道格拉斯縣建造了一座兩層石灰岩農舍,並對其進行了裝備,使其能夠抵禦襲擊者,此前他曾是親南方突襲的受害者。一樓的牆上裝有槍支環,使居住者能夠自衛。

隨後,脆弱的和平被斷斷續續的暴力爆發打破了兩年。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暴力爆發是由1858年的天鵝沼澤大屠殺引發的,在那次大屠殺中,邊境流氓殺害了五名自由州男子。1859年1月,在所謂的馬刺戰役中,約翰·布朗帶領逃亡奴隸穿過親奴隸者的伏擊,途經內布拉斯加州愛荷華州走向自由;他們沒有開一槍。然而,到1859年暴力事件結束時,大約有56人在流血的堪薩斯死亡。[12]

即使在堪薩斯州於1859年通過自由州憲法之後,暴力行為仍在繼續。1860年,印第安代理人考恩上校和60名美國龍騎兵燒毀了許多支持自由州的定居者的家園,同時保留了來自南方或支持奴隸制的定居者。

堪薩斯確定為自由州

1861年初,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後,七個南方州脫離聯邦,國會立法僵局被打破。堪薩斯州作為自由州的加入已經得到眾議院的批准,但被南方參議員阻止。1861年初,當脫離州的參議員退出國會或被驅逐時,堪薩斯州立即在幾天內根據《懷恩多特憲法》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雖然密蘇里州的親聯盟人試圖使該州脫離聯邦,並成功地讓一個親聯盟政府得到聯盟國的承認和接納,但到1861年底,密蘇里州仍然牢牢地處於聯邦派的控制之下。沒有密蘇里州的控制,正規的南方聯盟軍隊永遠無法嚴重威脅堪薩斯州新承認的自由州政府。

然而,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後,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之間的邊境爆發了更多的游擊隊暴力,並零星地持續到戰爭結束。

遺產

遺產區域

2006年,聯邦立法確定了一個新的自由邊境國家遺產區(FFNHA),並獲得了國會的批准。遺產區的一項任務是解讀流血堪薩斯故事,這些故事也被稱為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邊境戰爭的故事。遺產區的一個主題是為自由而進行的持久鬥爭。FFNHA包括41個縣,其中29個在堪薩斯州東部,12個在密蘇里州西部。[13]

大眾文化

「流血的堪薩斯」在美國流行文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戲劇性的呈現,包括文學、戲劇、電影和電視。

  • 《法外狂徒喬西·威爾士》(1976),一部美國西部電影,背景設定在內戰期間和之後,描繪了堪薩斯流血事件後的暴力事件。來自堪薩斯的奶奶有一個兒子,她說這個兒子「在邊境戰爭中被密蘇里州歹徒殺害」。
  • 《肯特一家》(1997)是由約翰·奧斯特蘭德創作的12期迷你漫畫系列,探討了超人收養家庭的歷史,背景是堪薩斯時代的衝突。
  • 《懷爾德伍德男孩》(William Morrow,紐約;2000年)是詹姆斯·卡洛斯·布萊克(James Carlos Blake)以「血腥比爾」安德森為題材的圖像小說。
  • 《壞血,引發內戰的邊境戰爭》(2007),一部紀錄片
  • 薩拉·帕列茨基的《血濺堪薩斯》(2008)是一部描寫當今堪薩斯州社會和政治衝突的小說,其中許多都提到了19世紀的事件。
  • 《上帝之鳥》(2013)是詹姆斯·麥克布萊德的一部小說,改編成2020年的迷你劇,由伊森·霍克飾演約翰·布朗。[14]
  • 2014年11月8日,《車輪上的地獄英語Hell on Wheels》第四季名為「血濺堪薩斯」的一集描述了一個白人家庭因擁有奴隸而被殺害,然後奴隸以宗教的名義被釋放。[15]
  • 伊安·巴林傑和艾利森·多弗執導的紀錄片《當國王掌權時》(2017)講述了堪薩斯流血時代及其後堪薩斯河沿岸的漁民以及他們面臨的地方政府迫害。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