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浣熊獵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浣熊獵犬(英語:Coonhound),俗稱Coon dog,是一種犬類類型的嗅覺獵犬,屬於獵犬的一支。牠們是美國的一種獵犬類型,專門為了獵浣熊而培育,但也被用來獵捕野豬、山貓、美洲獅與熊。目前共有六種不同品種的浣熊獵犬。

歷史
在殖民時期美國,獵犬被引入北美,用於當時流行的獵狐活動。許多品種的獵狐犬與其他獵犬從英格蘭、愛爾蘭和法國被引進。[1]
然而,獵狐犬在狩獵美洲特有的獵物時顯得不足,因為這些動物不像歐洲的獵物藏身於地面附近,而是會攀爬樹木,如浣熊、負鼠、山貓,甚至更大型的美洲獅與熊。[2] 這使得獵犬常常丟失氣味或無法持續追蹤。於是,獵人和犬種培育者開始培養具備「追樹」能力的獵犬。這些基礎犬隻被挑選出來,因其敏銳嗅覺、能獨立追蹤動物、不需依賴人類指令,並且能追蹤動物直到牠們爬上樹。[2] 為了加強追蹤能力,許多浣熊獵犬血統中引入了血犬。
浣熊獵犬可以單獨狩獵,也能群體行動。與歐洲傳統的組織性獵狐不同,獵人通常不會跟著犬隻一起追趕獵物,而是透過辨識犬隻特有的吠聲來判斷獵物是否被逼上樹。[3] 如果訓練得當,獵浣熊犬能狩獵各種不同的獵物。[4]

品種
共有六個品種的浣熊獵犬,全部最先由聯合犬業俱樂部(UKC)承認:[7]
- 第一個於1900年正式註冊的是黑褐浣熊獵犬。
- 接著在1902年註冊的是全身紅色的紅骨浣熊獵犬。[8]
- 第三個品種是英國浣熊獵犬,於1905年被UKC承認。該犬種有最多樣的毛色變化,包括紅斑(redtick)、藍斑(bluetick)以及三色花紋。
- 藍斑浣熊獵犬與三色的樹浣熊獵犬原本都被視為英國浣熊獵犬的變種,但分別在1946年與1945年被劃分為獨立品種。[9]
- 最後於1946年被承認的是普洛特獵犬,其毛色通常為深色虎斑。這是唯一一種並非由獵狐犬血統繁育而來的浣熊獵犬,其祖先源於德國的獵野豬犬。[10]
黑褐浣熊獵犬是第一個被美國養犬俱樂部(AKC)承認的品種(1946年)。[11] 其他浣熊獵犬直到2000年代才陸續被AKC承認:紅骨與藍斑浣熊獵犬於2009年被承認,[12][13] 英國浣熊獵犬則於2011年(名稱為美國英國浣熊獵犬)才獲承認,[14] 而樹浣熊獵犬則在2012年獲承認。[15]
2008年,UKC承認了美國豹犬為嗅覺獵犬品種。此犬同樣被用來狩獵浣熊與其他獵物。[16]
健康
由於浣熊獵犬經常用於獵捕浣熊,因此容易罹患俗稱「浣熊獵犬麻痺症」的疾病,學名為急性犬特發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ACIP)。此病常因犬隻接觸到浣熊的唾液而引發,通常是因抓傷或咬傷,但也有部分病例與浣熊無關。[17] 雖然名稱如此,但任何犬種都有可能感染此病,只是浣熊獵犬因使用情境而較常見。該病在人類疾病中類似於格林–巴利綜合症,會造成後肢逐漸萎縮,向前延伸,有時甚至影響呼吸肌。[18]
一項對九萬筆犬隻病例的研究發現,浣熊獵犬在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的發病率上顯著偏高,8.33%的浣熊獵犬患有此病,而混種犬僅有1.08%。[19]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