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印寺 (青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印寺明朝萬曆年間,在今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嶗山南麓短暫存在的一所臨濟宗佛寺。

明朝萬曆十一年(1583年),憨山大師到達東海牢山(嶗山)那羅延窟誅茅結廬安居居。與白雲庵道士耿義蘭相識。萬曆十三年(1585年),憨山大師在太清宮舊址建茅庵居住。萬曆十三年(1585年),明廷分送十五部《大藏經》到全國各大名山。最初的四部安置四邊境,憨山即受一部。憨山自述,此經是由李太后賜予的。憨山「見有敕命,乃詣京謝恩。比蒙慈命合宮眷各出布施,修寺安供[《大藏經》],請命名曰海印寺」[1]:16

萬曆十八年(1590年),海印寺建成[1]:16。建築規模可與五台山、普陀山的佛寺相比。在道士耿義蘭等人長期控告下,明廷敕令毀寺復宮[2]

現有海印寺石柱、石梁,以及後刻石碑留存。石碑刻有「海印寺遺址」五字,另有一行小字「明萬曆十三年憨山大師建海印寺於宮前,二十八年降旨毀寺復宮。」留存的石柱,長約2米,徑為0.5米,雕工精細,卯榫規矩[2]

Remove ads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