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海峽兩岸現代標準漢語發音差異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概述
1992年,李青梅比較1981年版《重修國語辭典》以及1990年版《新華字典》常用3500字發現,發現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有789個。[3] 2002年10月,李祥用電腦輔助比較《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7月第1版)和臺灣的《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1999年3月版)之中3500常用字的字音,發現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音項數目不等的)字有452個,有約13%不同[4]。
兩岸分治後,主管語言的單位不同,中國大陸較注重口語音,台灣審音注重傳統音[5]。而中國大陸對於異讀字的審音,主要考慮三點:
- 是否於古有據。故應參考古代及近代韻書。
- 減少同音詞以加強辨義功能。
- 減少異讀。因此古代許多罕用的唸法,可酌予簡化。
聲韻母不同
![]() |
Remove ads
聲調不同
![]() |
兩岸聲調不同音,主要是對已經消失的入聲歸位不同的聲調,但並非全部,比如「微」等等。
破音字/多音字
![]() |
Remove ads
另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