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祿(18世紀?—1791年),清朝將領,蒙古正藍旗人。齊普齊特氏。

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祿以前鋒隨領隊大臣莽阿納出師伊犁,參與平定阿睦爾撒納之亂。次年,隨定邊右副將軍兆惠駐濟爾哈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隨副將軍富德征討霍集占,攻葉爾羌等地,因功授噶卜什海巴圖魯名號。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擢三等侍衛。乾隆三十年(1765年),往烏什辦事。隨領隊大臣鄂津鎮壓烏什回部的武裝暴動。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隨征緬甸。次年,調往金川征討土司。因功實授固原鎮總兵。乾隆四十年(1775年),補直隸天津鎮總兵。繼續征討金川土司。師旋,擢雲南提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參與鎮壓甘肅撒拉族伊斯蘭教新教首領蘇四十三領導的起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赴烏魯木齊署理都統事務。後調補烏什參贊大臣,授伊犁參贊大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因誣告罪,被革職。後被起用,官至提督。[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