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青拿天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青拿天鵝〉,琵琶古曲,約莫出現於元代,描寫蒙古人將海東青用於獵捕天鵝的情景,曲情雄健活潑。[1]有些版本將曲名題為〈海青拿鶴〉、〈平沙落雁〉、〈大平沙〉。[2]由於技巧難度高、習慣與一般不同,能演奏者極少,[2]近代僅有浦東派彈奏此曲。[3]
歷史概況
- 元代詩人楊允孚在《灤京雜詠》記有「為愛琵琶調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涼州曲,彈出天鵝避海青」並註記:「〈海青拿天鵝〉,新聲也」。[2]
- 浦東派鞠士林的琵琶譜傳抄本(1860年)將曲名記作〈平沙落雁〉。[2]
- 沈浩初的《養正軒琵琶譜》(1929年)承襲了鞠士林的譜,稱其為〈平沙落雁〉,譜中又註記「一名〈海青拿鶴〉,又名〈大平沙〉」,共十八段。[2]
演奏版本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