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中學

深圳市羅湖區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中学
Remove ads

深圳中學(英語:Shenzhen Middle School),簡稱深中SM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深圳中學下設有位於羅湖區的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分為新校區泥崗校區和老校區東門校區),以及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高中園。初中部占地2.2萬平方米,泥崗校區占地10.3萬平方米,東門校區占地7.6萬平方米,高中園占地30.6萬平方米。

事实速览 深圳中學, 地址 ...

深圳中學創辦於1947年,前身為私立深圳初級中學,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寶安縣第二初級中學,1955年開設高中,1958年更名為深圳中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後,深圳中學於1983年6月被評為全市首個省重點中學,1993年11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一級學校。2020年9月1日,新校區泥崗校區正式啟用。2024年9月1日,深圳中學高中園正式投入使用。

深圳中學高中部被認為是深圳「四大名校」之首[6],國內和國際辦學成績優異[7][8][9]。深圳中學高中部、初中部和高中園亦與深圳亞迪學校萬科梅沙書苑等13所附屬學校共同組成「深圳中學教育共同體[10]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

1947年9月,深圳中學前身私立深圳初級中學寶安縣水貝、向西、湖貝三村張氏雍睦堂原私立深圳小學的基礎上開始籌辦,每村推舉4人組成籌備董事會,並向寶安縣政府呈交申請書。1948年7月,廣東省教育廳下達批文准許辦學,同年9月私立深圳初級中學正式開學,校址位於養生街四巷10號。首屆招收初一級兩個班,共100名學生,7名教職工。[11]:642[12]:219[13]

Thumb
20世紀50年代的雍睦堂

建國後至深圳特區建立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寶安縣人民政府接管私立深圳初級中學,並於1950年將其改名為寶安縣第二初級中學[11]:642[12]:277。當時學校在雍睦堂的校舍只有兩層樓,共四個教室[14]。1955年,寶安縣第二初級中學遷入位於曬布嶺的新校址(今東門校區),更名為寶安中學並開始設高中。1958年,寶安中學更名為深圳中學。[15][16]

1958年大躍進開始,深圳中學掀起「勤工儉學」活動,開設校辦工廠、農場等。1962年後,為貫徹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針,工廠和農場多數停辦[11]:657-658[12]:279-280。1963年,原寶安縣觀瀾中學高中部併入深圳中學[11]:642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深圳中學學生停課,成立紅衛兵組織,開展全國大串聯,校內貼滿大字報,教師也不斷被批鬥,教學秩序陷入混亂。1968年工宣隊等進駐學校,深圳中學由公社直接領導,實行體制下放[11]:642[12]:309-312。1969年寶安縣中小學又掀起辦廠熱潮,深圳中學學生建起水力發電站、電鍍小工廠、中草藥廠等。由於效益差,文革後辦廠活動陸續停止[11]:657-658。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深圳中學開始進行整頓,並先後將初高中二年學制恢復為三年制[11]:649。1978年,深圳中學被確立為寶安縣重點中學[11]:642[12]:360。到1979年,深圳中學共有20個班,學生1,033人,教職工100人[17]

深圳特區建立後

1983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深圳中學被定為深圳市首個省重點中學。1984年,深圳中學進行了全面改造拆建,建起六層教學大樓、三層半圖書館、實驗大樓等十多座樓房,校園占地面積接近8萬平方米[17]。1988年1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王震來校視察[18]。1994年,深圳中學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19]。1998年,原洪湖中學正式併入深圳中學,其校址成為深圳中學初中部[20]。2004年,深圳中學被定為「國家新課改樣板校」。2007年12月,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15][21]

2020年9月1日,深圳中學新校區泥崗校區正式啟用,招生規模也大幅擴張。其中高一、高二以及高三國際方向學生在泥崗校區就讀,高三高考方向學生在東門校區就讀[22]。東門校區西校區移交至深圳小學,作為深圳小學北校區使用[23]。2021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宣布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的高中園命名為深圳中學高中園,並交由其負責辦學[24]。2024年9月1日,深圳中學高中園正式投入使用[25]

Remove ads

教學情況

教學改革

2002年,王錚北大附中的副校長兼深圳南山分校校長轉任為深圳中學校長。同年,深圳中學開始了對新課程方案改革的探索。[26]2003年9月開始,深圳中學嘗試將教學班與行政班脫鈎,取消了班主任和班級制並代之以導師制。[27]另外,學生的權利也得到大大加強。學生會被定義為學生自治機構,鼎盛時期全體學生的三分之一是其會員。[28]

王錚所進行的改革產生了很大的爭論,一些教師批評其改革縱容了學生,一些家長認為改革嚴重影響了學生高考成績[29]。而一些已畢業的學生則認為,改革之後的教育模式使他們明白了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公民意識啟蒙。當時的教育業界和社會也將王錚的改革視為公民教育實驗。[28][30]

2010年4月,王錚返回北大附中出任校長。同年,王占寶接任深圳中學校長,到任後他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張「建設學術性高中,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恢復了班主任和班級制,走課的課程也相應減少。起初,他所進行的改革被部分學生批評為「應試教育復辟」,但深圳中學高考重點本科上線率有所提升。[30]

Remove ads

建築格局

高中部

泥崗校區

Thumb
泥崗校區Steam中心和後方的彬園宿舍樓,攝於2024年

泥崗校區原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更早為深圳市教育學院,深圳市工業學校)校址,於2012年移交至深圳中學[31]。曾短暫作為深圳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臨時校址使用。

2020年9月,在經過幾年的拆除及重建後,泥崗校區正式啟用[32],成為高一及高二部[33]

泥崗校區占地面積為10.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7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75個班,提供3750個全寄宿制高中學位[34]。泥崗校區借鑑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建築風格,按照「一心兩軸三區」的規劃,將校園分為教學區、運動區及生活區。

教學區共有4棟教學樓,分別為立心樓、成德樓、斯善樓、勤志樓,4棟教學樓採用U字形圍合布局,建築之間相互連通[35]

東門校區

Thumb
東門校區正門,攝於2022年
Thumb
東門校區「知識」雕像,攝於2015年

深圳中學東門校區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深中街與人民路交接處,分為人民路東側校區和人民路西側體育場兩個校區(亦統稱作曬布路校區)。學校主入口設在學校南側的深中街東端,深中街對面為曬布路小區,學校東側緊鄰居民區。

東校區現存建築
  • 成美樓(藝術樓)原址為舊辦公樓(A樓)。作為深圳中學總體改造二期工程的一部分[36],於2015年完工。成美樓占地面積2609㎡,建築面積11272.1㎡,功能主體為一個2500㎡的綜合劇場,管樂、聲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教學與訓練課室和一個地下停車場。成美樓演出大廳定位以歌舞戲劇表演、合唱和音樂演奏為主,兼有報告會議的功能,在設計中重點保證歌舞戲劇與音樂演奏,以及會議語言清晰度,配備的擴聲系統、燈光系統及舞台機械設備及其他相關系統能滿足大中型演出的需要,並與舞台空間實際相適應。綜合劇場兼有音樂歌舞戲劇,聲學設計兼有擴聲設計和自然聲設計。觀眾廳共設有997個坐席,包括池座688座、樓座309座,每座容積為5.3立方米,滿足歌劇話劇和多用途劇場的使用。[37]
  • 《知識》雕像(鑰匙妹)位於東校區中軸線之上,舊教學樓門前。是深圳中學主校道上的一座雕像,由深圳市裕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盛寶實業公司贈送。因其造型為三個少年分別手持書本、鑰匙、球,被曬職學生親切地稱呼為「鑰匙妹」。據聞,九十年代時鑰匙妹已來到深圳中學。其造型可見於校卡、《走進深中》封面等處,許多學校重要活動的合影也選擇在鑰匙妹前拍攝。其與鳳凰木、校貓、單元制、體系制等,同為深圳中學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38]
  • 修德樓(B樓) 原址為舊教學樓,於2017年建成,亦稱綜合樓。[39]修德樓建築採用了門洞式的設計,中部的貫穿處沿用了校區入口大台階的造型,設有寬大的名為「智慧之階」的樓梯,正對鑰匙妹與學校大門,並可經此直接進入學校內部(科學館與新教學樓)。此設計打通了校區的中軸線,使得校區的交通流線更加的合理通透,並增強了校區中軸線的儀式感。修德樓的建築外立面採用了橘紅色的陶磚外牆,顏色名為「鳳凰綰」,這個顏色以後也將成為深中的標誌性色彩。
  • 科學館(C樓) 四面圍合的天井式建築,總建設面積達15000平方米,有40多間功能室,另外還作為實驗體系及初中競賽體系教學樓使用。[40]王錚時期,科學館教室主要用作高二走課制的授課教室以及行政班集會時使用。每日放學後通往二樓的樓梯均會關閉,一樓的三間大教室則繼續開放,作為高二年級夜間自習室使用。科學館天井上方架設了雨棚,下方設有舞台(建於2007年),並陳設有一定數量的戶外桌椅作為半室外活動用場地,用於遊園會以及文化藝術節的文藝表演活動。
  • 新教學樓(D樓)原址為勞技樓與小禮堂。目前為標準體系、榮譽體系和整體課程體系教學樓。
  • 力行樓(原文體樓)2014年,原「文體樓」更名為「力行樓」。其一樓為籃球場,二樓為校史館及乒乓球館,三樓作為大型室內籃球館及全校集會使用。
  • 新體育館 位於力行樓的北側,C棟西側。早年間為戶外露天籃球場,後此處建設了建築並用作食堂。2012年作為深圳中學總體改造二期工程的一部分,被改建為新體育館使用。現一樓為羽毛球場及健身房,二樓為3個露天籃球場,並開設了新的天橋通往足球場。於2014年完工。總建築面積2609㎡。[36]
Remove ads
東校區已拆除建築

2006-2007年,曬布路東校區部分教學樓因老化且容量有限,無法繼續滿足教學需求而被拆除。

  • 小禮堂(階梯教室)曾用於中等規模的年級集會,社團活動(如模擬聯合國),以及文娛比賽(如十大歌手)用場地,於2007年拆除[41]。拆除後於原址建起了新教學樓。
  • 勞技樓 位於科學館東側的教學樓,與美術樓並排,曾被用作勞技課教室,於2007年拆除。[41]
  • 美術樓 位於科學館東側的教學樓,與勞技樓並排,曾被用作美術課教室,於2007年拆除。[41]
  • 羽毛球場 位於舊教學樓,報告廳,與勞技樓之間的六個露天羽毛球場,曾被用作地理課觀測太陽高度角實驗的場地,於2007年拆除。
  • 天橋 曾連接舊教學樓(B樓)2層,科學館(C樓)2層,美術樓與勞技樓2層的露天天橋。於2006年拆除。

2015年12月,深圳中學東門校區總體改造四期工程正式動工[42]。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拆除經鑑定安全等級為Dsu級的食堂、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等,新建綜合樓和學生宿舍等,新建建築面積為34232平方米;將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專家樓和八號樓改造為單身教師宿舍,改造總建築面積為5068平方米;道路、綠化等室外工程等[43]

  • 舊辦公樓(A樓)位於校區主入口東側的一棟3層的小型辦公樓,曾被用作校長辦公室以及外教辦公室。樓下設有小型的花園以及亭台,於2012年拆除。拆除後於原址建起了成美樓。
  • 舊教學樓(B樓)深圳中學歷史最為悠久的主教學樓,校舍遷至曬布嶺後,經過數輪的補修工作一直維持至2015年。1樓設有媒體中心、學生事務中心、教師事務中心及部分國際體系選科教室,2樓為藝術科授課教室,3-4樓為國際體系,5樓為行政人員辦公室,頂樓設有一小型的天文觀測室。90年代初期,時任深圳中學高三年級教導主任的龔國祥在創辦深圳外國語學校早期,曾借用舊教學樓以及勞技樓作為辦學場地[44]。王錚時期,舊教學樓教室主要被用作高一的授課以及晚自習使用。2016年年初,作為東門校區總體改造四期工程的一部分,舊教學樓(B樓)被拆除[39]。同年年底於舊址新建的教學樓「修德樓」封頂[45]
  • 教工宿舍(食堂) 位於舊教學樓東部坡道的一側,一層為學校食堂以及小賣部,以外包的形式向師生提供餐飲服務。二層以上為教工宿舍。緊鄰校外居民區。
  • 學生宿舍 一共有四棟,1棟(靜園)與2棟(和園)相連,3棟獨立,4棟為原教工宿舍12棟。學生宿舍實行男女分開住宿、管理。[46]
  • 深中書屋 位於成美樓北側的小型書店,售賣各種報刊雜誌,教輔書以及工具書。

已撤銷校區

西校區

西校區原為深圳市財經學校校址,財經學校異地合併成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之後,原校區於2002年移交至深圳中學。自2006年起,深圳中學人民北路書院街校區(簡稱西校區)成為普通高三年級學生及整體體系初一和初二年級的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2020年9月1日,西校區移交至深圳小學,作為深圳小學北校區使用,五、六年級學生在深圳小學北校區學習[23]

西校區在深圳中學使用期間,共有教學樓三幢,其中1號樓為理科生專用,2號樓為文科生專用,3號樓為教師辦公室,4號樓屬於辦公樓兼做教學使用,二層及三層屬於深圳市教育局招生考試辦公室,四至六層為整體教育實驗體系教室,5、6號樓作為住校生宿舍。另外,4號樓的七層及以上,為隸屬深圳市教育局的深圳招生考試辦公室的辦公場所。

初中部

深圳中學初中部校舍位於深圳市羅湖區貝麗南路46號,占地26602平方米,原為於1985年成立的洪湖中學,於1998年併入深圳中學,成為其初中部。

深圳中學初中部拆除擴建工程於2020年12月啟動,2022年9月16日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約6.4萬平方米。重建後的初中部延續泥崗校區的設計風格,建築物採用橘紅色的陶磚外牆,由致遠樓(新教學樓)、格物樓(保留綜合樓)、新建綜合樓、風雨操場四大建築群組成,可提供2400個初中學位[47][48][49]

  • 致遠樓(新教學樓) 共有6層,設有圖書館、普通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室等,致遠樓採取合圍式建築設計及退台式建築的中庭階梯,打造多維度、多層次的立體花園。
  • 格物樓(保留綜合樓) 共有8層(含半地下1層),設有技術、美術、書法教室等活動功能教室及教師辦公室,與致遠樓通過連廊進行連接。
  • 新建綜合樓 共有4層,1、2層為學生食堂,可支持刷臉支付,3層為教師餐廳和學術報告廳,學術報告廳可容納800人。
  • 風雨操場 由初中部舊操場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採用架空式設計,地上層為標準足球場和跑道,地下層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

初中部亦為深圳中學高中部的第二大生源中學。

高中園

深圳中學高中園位於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街道新聯村與新城村交界處,是深圳市規模最大的高中園,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帶領團隊設計,用地面積30.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6萬平方米,由「共享教學組團+3所獨立校舍高中」組成,3所高中分別為科技高中、外語高中、實驗高中,學位規模為198個班9900個學位,於2022年開工建設[50]

2023年,深圳中學高中園首所高中——深圳中學數理高中借址坪山區學校辦學一學年,並開設首屆「中科大—深中數理實驗班」[51]

招生

初中部

深圳中學的初中部採取就近入學的原則。在2013年,年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小學畢業生可以進入深圳中學初中部就讀:[52]

  1. 羅湖區戶籍兒童,父(母)在深圳中學初中部招生地段內購房居住,戶籍地址與房產證地址一致。
  2. 在深圳中學初中部招生地段內購房居住,且經市台辦和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在深就讀的台商子女,或持有《深圳市海外人才留學居住證》、或市引智辦《出國留學人員資格證明》(2001年及以前為《留學人員來深工作證明書》)人員等享受市政府優惠政策對象的子女。

高中部

作為深圳市直屬的公辦學校,深圳中學高中部一般通過深圳中考招收新學生,自從2011年開始,深圳中學也通過自主招生來招收學生。[53][54][55]

更多信息 年份, 中考 ...

自2015年起,深圳中考改用滿分為460分的原始分並取消擇校生,增加了「末位同分比較原則」。自2020年起,深圳中考自主招生方案進行了改革,分為一類自主招生計劃(原「自主招生」)與二類自主招生計劃(原「特長生」)。此外,自2020年起,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深圳中學開設「華為-深中數理實驗班」(省班),面向深圳市以外廣東省戶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進行招生。最後,深圳中學曾於2020年短暫招收過僅一屆「華為-深中數理實驗班」(市班)。[73][74][75][76]

更多信息 年份, 中考 ...

自2021年起,深圳中考總分由460分改為610分,部分科目總分與構成方式發生了變化,並且道德與法治科目首次計入中考總分。此外,自2022年起,深圳中學開設「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收參加深圳中考且符合劃線錄取資格的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或港澳台往來內地/大陸通行證的應屆初中畢業生。[96][97]

更多信息 年份, 中考 ...

辦學成績

學科競賽

深圳中學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各項學科競賽,範圍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天文等諸多學科。王錚校長上任後大力支持學生參與學科競賽,配備專職競賽教練進行教學。此後深圳中學平均每年均有學生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學科競賽並獲獎項。王占寶校長上任後設立競賽課程體系(後改稱奧賽課程體系,現為榮譽課程體系),將奧林匹克競賽培訓課程納入校本選修課內進行規範管理,並對參與學生賦予相應榮譽學分和學分積點,出台《深圳中學高端學術活動管理辦法》。

深圳中學每年均有數十位學生因為在學科競賽中的表現,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頂尖大學的保送錄取和降分優惠。其中部分學生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高校深造學習。

更多信息 時間, 科目 ...

國內升學

深圳中學在國內升學方面一直處於省內優勢地位[110]

更多信息 年份, 考入北京大學人數 ...

國際升學

深圳中學在國際升學方面歷史悠久、聲譽卓著,自2009年9月整合相關資源明確設立出國體系以來[132],不斷發展,現已成為深圳地區、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公立高中國際部領頭羊[133]。自2010年起,歷年申請結果如下:

  • 2010年:陳煒欣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大陸地區僅5位),成為深中首位考入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76位學生被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等在內的世界著名大學錄取[111][134]
  • 2011年:朱尚然同學被美國常青藤盟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布朗大學錄取。截至2011年2月,52人被前50名美國大學或文理學院錄取(其中5人分別被英國、日本、加拿大前5名的大學錄取),獎學金總額兩百多萬美元[135]
  • 2012年:90名深中學生收到美國著名大學的錄取通知352個,其中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杜克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等的錄取通知17個[114][136]
  • 2013年:劉於熙被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錄取,為我校首位。截至4月2日,深中學子已收到了來自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西北大學、華盛頓聖路易斯、霍普金斯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波莫納學院、羅德島藝術與設計學院、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多所頂尖大學和學院的錄取通知。在今年進行申請的127名高三同學中,已有103名同學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排名前50的大學和學院錄取,申請到的獎學金總額超過300萬美金。有23名學生被美國排名前10的大學、學院、常春藤學校及藝術類院校錄取[137][138]
  • 2014年:截至4月3日,138名深中學子已收到了來自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杜克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牛津大學、悉尼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多所頂尖大學和學院的611份錄取通知,申請到的獎學金總額超過340萬美元。其中,申請美國方向的126名高三同學中,有12名學生被美國排名前10的大學、學院、常春藤學校及藝術類院校錄取,有64名同學被美國排名前30的大學和學院錄取,有115名同學被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和學院錄取[139]
  • 2015年:我校有18位同學被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杜克大學等美國前10的大學錄取,約占我校所有申請美國學生的10%,66名學生被前30名的美國大學錄取,176名同學被前50名的美國大學錄取,占比達到了90%。此外,學生收到的獎學金總額為357.48萬美金[140]
  • 2016年:今年深圳中學申請美國大學的總人數為160人,有13位同學被排名前十的美國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和藝術院校錄取,其中有5人進入了常春藤院校。有35位同學被排名前20的院校錄取,72位同學被排名前30的學校錄取,143名同學被排名前50的美國大學錄取。2016屆申請海外大學的學生收到的獎學金總額為356.684萬美元、4萬歐元和6千加幣[141]
  • 2017年:邵卓涵被哈佛大學錄取,為我校首位。麻省理工學院錄取了2名深中學生,占大陸地區40%。加州理工學院錄取了2名深中學生,占大陸地區33%。10位深中學子收到了美國常春藤大學發放的13份錄取通知。美國排名前10的學校錄取了17名深中學生,發放了23份錄取通知;美國排名前20的學校錄取了46名深中學子,發放了74份錄取通知;美國排名前30的學校錄取了84名深中學子,發放了173份錄取通知;在申請美國方向的191名同學中,有179名同學取得了美國排名前50學校的錄取通知,占比94%。除了傳統申請方向美國,世界各國的頂尖名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香港大學等也紛紛向深中學子伸出橄欖枝[142][143][144]
  • 2018年:排名前10的美國大學錄取了9名深中學子,發放了16份錄取通知書;排名前50的美國大學錄取了150名深中學子,發放了413份錄取通知;哈佛大學等美國常春藤大學共錄取了9名深中學子,發放了12份錄取通知書,占廣東省50%。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錄取了7名深中學子[145]
  • 2019年:在申請美國方向的136名學生中,常春藤大學錄取7人,其中布朗大學1人,康奈爾大學6人;美國前10高校錄取8人,其中斯坦福大學1人、芝加哥大學1人、西北大學1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人;美國前30高校錄取91人,錄取率67%,共發放了136份錄取通知,其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7人、卡耐基梅隆大學4人;美國前50高校錄取127人,錄取率93.3%,共發放了403份錄取通知。在英國方向,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5人、帝國理工學院錄取7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錄取2人、倫敦大學學院錄取17人,英國G5大學共錄取26人[146]
  • 2020年:美國前10綜合大學及文理學院向7位深中學子發放了11份錄取通知,常春藤大學向6位深中學子發放了7份錄取通知,其中,耶魯大學錄取1人、斯坦福大學錄取1人、芝加哥大學錄取2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錄取2人、西北大學錄取1人、杜克大學錄取1人、康奈爾大學錄取4人。在英國方向,G5超級精英大學向34位深中學子發放了43份錄取通知,其中,牛津大學錄取4人、劍橋大學錄取2人、帝國理工學院錄取11人、倫敦大學學院錄取17人
  • 2021年:今年深中國際部學生總數為95人。美國排名前10的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中,有12名深中學子獲得了來自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學府的13封錄取通知,其中有5所常春藤大學為6位深中學子發放了6封錄取通知。美國排名前30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錄取56名深中學子,占美本申請總人數86人的65.1%;美國排名前50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錄取82名深中學子,占美本申請總人數86人的95.3%。在英國方向,3名同學獲牛津大學錄取、1名同學獲劍橋大學錄取,共有26名同學獲得來自4所G5超級精英學校的錄取通知,占英國方向申請人數49人的53%[147]
  • 2022年:常春藤大學共錄取8人,美國前10大學及文理學院錄取13人,全國第三,其中,普林斯頓大學錄取1人、耶魯大學錄取2人、斯坦福大學錄取2人、芝加哥大學錄取4人、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2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錄取4人、康奈爾大學錄取4人。在英國方向,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3人,G5超級精英大學錄取22人[148]

主要活動

遊園會

Thumb
2010年深中遊園會

深圳中學遊園會是由學生自主組建、以攤位及舞台表演為主的迎新嘉年華[149]。首屆遊園會自2004年開始[38],於每年1月1日舉辦,為期一天並向全社會開放,吸引了大量師生,深中校友以及市民前往,每屆總參與人數均高達上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遊園會的經費並不來自於校內,而是來自於外部的企業贊助。與贊助企業的合作洽談事宜全部由學生會的相關部門自主完成。

遊園會期間,來自深圳市各大院校的學生齊聚於深圳中學曬布路東校區,開設各種攤位並兜售各種學生原創的手工藝品,徽章,海報,書刊雜誌等。除此之外,遊園會亦設有遊戲攤位提供互動小遊戲,以及餐飲攤位提供各種小吃。為了方便管理,所有的交易均不接受現金,而是需要兌換代幣「深中幣」來完成交易。

除了各式攤位,每屆遊園會亦會於鑰匙妹以及科學館天井處搭設舞台,提供給各校報名的學生以及社團開展表演活動。節目類型包含歌曲話劇,器樂演奏,街舞,拉丁舞,魔術,Cosplay等。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自2021年起,深圳中學遊園會連續兩屆取消對全社會開放,改為僅對深圳中學初中部與高中部全體學生及教職工開放。外校攤主、攤位工作人員及舞台節目表演者仍可向學生活動中心提交身份信息並憑相關證件正常入場。2023年,遊園會重新面向全社會開放[150]

教育共同體

為共享教育資源和順應集團化辦學趨勢,深圳中學與在深圳各區及河源市創辦的多所附屬學校(集團)組成「深圳中學教育共同體」,並由深圳中學派遣人員參與管理成員學校的運作[10]。截至2024年,深圳中學教育共同體的其他成員學校如下。

Thumb
深中龍崗學校大門
更多信息 辦學形式, 學校名稱 ...

歷任校長

截至2024年,深圳中學高中部共有校長18任,共計17人。以下為所有校長列表:

更多信息 任數, 姓名 ...

傑出校友

  • 劉保羅2018屆:美籍華裔學者,美國哈佛大學差分隱私研究院創始人
  • 劉若鵬2002屆: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
  • 王梓權2002屆:深圳小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趙潤龍2002屆:網利寶金融董事、首席執行官 (涉嫌金融犯罪遭立案調查中[160]
  • 馬化騰1989屆:騰訊公司首席行政官,其他同期的幾位創始人陳一丹,張志東,許晨曄均為深中1989屆校友
  • 凌國慶1989屆:深圳市李朗業興實業公司董事、總經理
  • 區綺汶1984屆:深圳僑商協會副會長,瑪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廖宇波1979屆: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副會長,深圳市書香門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 羅宜惠1972屆:深圳市凱源實業公司總經理
  • 黃小抗1967屆:嘉里建設(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陳沛球1966屆:沙井蚝四社區總支書記,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 劉日興1956屆:中國改革風雲人物,深圳市坂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外部連結

備註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