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溪州銅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溪州铜柱map
Remove ads

溪州銅柱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年),柱面上刻有楚王馬希範土司彭仕愁停戰盟誓的條約,是研究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重要實物資料,「是毗鄰地區少數民族土司制度逐步形成的里程碑」。[1]

Thumb
溪州銅柱
事实速览 溪州銅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末至五代時期,湖南地區屬於馬殷父子的割據範圍,馬殷之子馬希範在這裡施暴政重賦;而溪州剌史彭仕愁在溪、獎、錦等州少數民族具有較高的威信,率眾起兵反抗馬楚

溪州之戰中,兩敗俱傷,雙方言和,並在將盟約鐫刻在銅柱上,立於溪州古城(約今湖南省古丈縣會溪坪野雞坨),規定各自所轄的地域,互不進犯。

銅柱曾在宋代多次移動。到現代,1968年被中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修建鳳灘水電站時,銅柱由永順縣太坪鄉酉水河畔的會溪坪遷至王村鎮東側的花果山上,並建有保護亭。現存於王村鎮溪州民俗風光館

描述

銅柱"八棱稍圓,中空,相傳內實鉅古錢",高4,重2500公斤,柱身為中空八面體,柱上刻有「復溪州鋼柱記」,鐫有2118字銘誓。宋代多次移動,有宋人羼刻490餘字。

腳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