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溴化銀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製備
與氯化銀一樣,溴化銀最常用的製備方法是用氫溴酸或鹼金屬溴化物與硝酸銀反應得到[1]:
- , 、鹼金屬
溴化銀也以溴銀礦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
Remove ads
性質
對光敏感的淺黃色固體。難溶於水,18-25°C時Ksp=5.35×10-13(蘭氏化學手冊數據)。為氯化鈉型結構,兩個離子都為八面體型六配位,晶格參數a=5.7745Å[2]。
溴化銀可溶於氫溴酸中,若將溶液稀釋,則重新沉澱出溴化銀。溴化銀也可為硫代硫酸鈉、氰化物和氨水所溶解,但受氨水溶解的反應比氯化銀要慢得多。
溴化銀的光化學還原作用在鹵化銀中最強,因此它廣泛用作照相底片的光敏物質。照相底片、印相紙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溴化銀做的。當光線進入鏡頭時,溴化銀會依據曝光的程度而還原出不同厚度的銀金屬,高曝光區域還原較多的銀, 因此有較深的顏色。沖洗店會用溶劑洗去未曝光的溴化銀粒子,再將負片轉成照片顯影出來,而剩下的溴化銀粒子還可回收再使用。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