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滇越鐵路
从云南省昆明通往越南海防的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滇越鐵路(法語:Chemins de Fer de L'Indo-Chine et du Yunnan,意為「印度支那—雲南鐵路」;越南語:tuyến đường sắt Hải Phòng – Vân Nam/綫塘𨫊海防-雲南,意為「海防—雲南鐵路」)是一條連接越南海防與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的鐵路,由法國於1903年至1910年間修建,全長855公里,軌距為1,000毫米的米軌。現已經以中越邊境為界被拆分為昆河鐵路以及河老鐵路、河海鐵路,分屬各自的鐵路系統。
Remove ads
歷史

19世紀,法國殖民政府致力於構建印度支那與中國西南地區常態化的貿易網絡及高效交通基礎設施。此舉的主要動機是推動歐洲商品向中國的出口。鐵路建設還將使法國能獲取雲南的自然資源、礦產和鴉片,同時為印度支那產品(如大米、魚乾、木材和煤炭)打開中國市場。[1]
在鐵路修建前,從海防(距雲南大部分地區最近的海港)到昆明的標準行程耗時約28天:先乘蒸汽船和小船沿紅河上行至蠻耗(425英里),耗時16天;再經陸路跋涉194英里,耗時12天[2]。
法國在中國於甲午戰爭戰敗後獲得滇越鐵路的修築權,該鐵路耗資9500萬法郎(合3.62億歐元),是法國實施的最宏大的殖民工程之一[1][3]。1903年,滇越鐵路開工;1910年1月30日,鋪軌至雲南府站。1910年3月31日,在昆明舉行全線通車典禮,4月1日正式通車運營。[4]這段1000毫米軌距的鐵路最初的管理模式與印度支那鐵路網大致相同,若非柬埔寨境內(西貢與金邊之間)存在「缺失路段」,理論上本可開行從昆明直達新加坡的直通列車,因為馬來亞地區同樣使用1000毫米軌距。
在日本施壓下,法國於1940年7月16日關閉該鐵路線,以切斷抗日戰爭期間對中國的物資供應。1940年9月,中國政府為防止日軍沿鐵路入侵,拆除河口至碧色寨段軌道,炸毀部分橋涵、路基。1943年8月1日,中國政府與維希法國斷交,滇越鐵路雲南段遂收歸中國管理,1946年2月28日中法簽訂《中越關係之協定》,滇越鐵路雲南段路權正式由中國政府贖回。1957年12月,碧色寨至河口段修復通車,滇越鐵路雲南段改稱昆河鐵路。[4]
Remove ads
雲南對外客運
1913年,雲南送去歐美的公費留學生,均取道滇越鐵路出國。1915年12月,蔡鍔將軍沿滇越鐵路北上與雲南軍都督唐繼堯發動護國運動。抗日戰爭時滇越鐵路成為中國大後方與國外聯繫的陸上運輸線。抗戰時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遷昆明,共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大批學者、大學生沿滇越鐵路抵達昆明。[6]滇越鐵路開通後,雲南當地有「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的說法,雲南省與中國鐵路網不連通的局面直至1966年貴昆鐵路建成後才被打破[7]。
雲南對外貨運
1910年,中國首個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在昆明開工,發電機就由滇越鐵路運進。龔自知:「貨物由昆明裝上火車,六七天就到香港,九天就到上海。運輸量不受限制,而且到的是國際國內的頭等口岸。」[8]
現狀
中國境內,2003年6月,由於線路設備老化及沿線自然災害頻發,昆河鐵路大部分客運業務停止,僅保留昆明北站北至王家營站的2對普通旅客慢車[9]:79[10][11][12]。自2017年12月13日起,因昆明地鐵4號線、5號線建設需要,昆河鐵路昆明北至王家營段暫停運行,停運期原定為30個月[13][11],但截至2025年9月仍未復通[14]。2018年7月20日起,開遠站—大塔站間開行開遠南北軌道交通公交列車(2025年更名為開遠米軌觀光小火車)[15]。昆河鐵路貨運服務仍持續運營[16]。
越南境內,河內—海防和河內—老街鐵路仍是國內及跨境貨運要道。河內至海防、河內至邊境老街的客運列車持續運營[16][17]。
與准軌鐵路網的連接
滇越鐵路在若干節點與准軌鐵路網連接,實現了窄軌與准軌之間的貨運換裝。中國境內,准軌玉河鐵路的蒙自北站、河口北站建有至昆河鐵路的聯絡線,實現准、米軌換裝[18]。越南境內,河內都市區通過嘉林站至同登站(毗鄰中國廣西邊境)的雙軌距線路實現與准軌鐵路的連接。該線路使河內與中國廣西之間能夠直接進行准軌鐵路運輸。
博物館及相關紀念
雲南鐵路博物館位於昆明北站,館內設有大量關於滇越鐵路及其在雲南省內窄軌支線的展陳,同時也涵蓋了該省准軌鐵路的發展歷史。河口北站廣場上裝飾着描繪當地交通經濟發展史的浮雕群,其中滇越鐵路的主題尤為突出。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