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潮州恆愛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潮州恆愛堂,全稱潮州市基督教恆愛堂,簡稱恆愛堂,是中國廣東省潮州市基督教會市區主教堂[1][2]

歷史

Thumb
基督新教恆愛堂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德國巴色會差會和瑞士信徒組織的崇真會派牧師黎力基到潮安龍湖傳教,但不被當地官府所容[3][2]

約在1856年長老會開始在潮州城區傳教,後遷分司後巷,再遷於猴洞,最後在南堤頂建教堂,後毀於1918年南澳大地震。1922年開始另在萬壽宮建教堂。1924年教堂落成,舉行獻堂禮。此後長老會開始向意溪等鄉鎮發展[4][2]

1880年(光緒六年)美國浸信會傳入海陽縣與饒平縣,1894年(光緒二十年)傳入府城,美國教士金士督在潮州筆架山建造兩座牧師樓,並先後在城區馬王廟、十八曲等地創辦宣道所。1906年在西馬路建教堂,命名「講書堂」。後又把講書堂改建成2層樓房,易名「城中堂」。1948年,浸信會開始向農村發展[3][2]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康牧師和麥牧師到府城傳教,同年黃希榮長老在十八曲巷建安息日會教堂[3][2]

1958年以後,原長老會、浸信會、安息日會三教派在昌黎路萬壽宮的中華基督教堂聯合舉行禮拜。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教會受到衝擊,教堂被封閉,教徒神父修女牧師受到迫害[1][2]

文革後,潮州市基督教會於1983年復堂,三教派信徒聯合在原城中堂過正常宗教生活,並把城中堂改名為「市區堂」。當時在市區僅存一座面積180平方米的教堂,且屬於百餘年的破舊老堂。於是,教會決定興建新堂,並得到了政府的支持[1][4]

1999年9月25日,潮州市基督教會在湘橋區鳳園路舉行新教堂「恆愛堂」奠基儀式。恆愛堂於2000年聖誕節獻堂,遂成潮州市基督教會市區主教堂。原城中堂便成為部分家住老市區的年邁信徒過宗教生活的市區分教堂 [4] [1][2]

Remove ads

建築

恆愛堂總占地面積4995平方米,建築面積3150平方米,可容納1千多人同時做禮拜[1]

恆愛堂二期綜合樓近期已經建成,建築面積4555平方米,配套辦公室、會議室、祈禱室、活動室、圖書室、聖樂教室等[1][5]

管理

恆愛堂設立堂務委員會,委員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堂委會下設義工組25個,有200百多人的義工隊伍,負責教堂的日常運作[1]

恆愛堂現有三位駐堂牧師,一位義工牧師,二位教士,擔負着恆愛(主)堂和市區堂的教牧事工[1]

恆愛堂曾獲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評定為「廣東省模範宗教活動場所」[1]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