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大利亞內陸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大利亞內陸地區是澳大利亞一個偏遠且人煙稀少的地區。相比於未經開發的叢林地區,內陸地區更為偏僻。儘管該地區通常被認為是乾旱氣候,因其土地範圍從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線一直延伸到南部海岸線,實際上包含多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中部是乾旱氣候,南部則為半乾旱氣候和溫帶氣候[1]。該地區人口約為61萬,占全國總人口的2.2%左右[b][2]。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5年6月30日) |

地理意義上,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大致包括幾個特點,如低人口密度、大量的原始自然環境和低效利用土地(如純天然散養放牧)等[1]。該地區在澳大利亞傳統、歷史和民俗中早已根深蒂固;藝術上同樣十分流行,尤其在20世紀40年代到達巔峰[3]。 2009年,作為昆士蘭州150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州界內的內陸區域因其「自然景點」的特點,被宣布為活動標誌之一[4]。
Remove ads
備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