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被評定的不動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被評定的不動產
Remove ads

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由2013年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訂定。依據該法,「文化遺產」是指「具重要文化價值的文明或文化見證、且應特別加以維護和弘揚的財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前者進一步分為「被評定的不動產」與「被評定的動產」[1]被評定的不動產(葡萄牙語:bens imóveis classificados)又稱文物建築[2],分為紀念物(monumentos)、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edifícios de interesse arquitectónico)、建築群(conjuntos)及場所(sítio)。《文化遺產保護法》取代了葡屬澳門1984年的法令第五六/八四/M號《建築、景色及文化財產的保護》與1992年的法令第八三/九二/M號[1],法令第八三/九二/M號附件中的「紀念物、具建築藝術價值之建築物、建築羣及地點[3]」延續為《文化遺產保護法》體制下被評定的不動產[1]。截至2024年,澳門政府依據《文化遺產保護法》於2017年[4]、2019年[5]、2021年[6]、2024年[7]評定了4批不動產,另於2018年單獨評定了荔枝碗船廠片區[8],連同《文化遺產保護法》之前的不動產,數量統計如下[2]

更多信息 地區, 被評定的不動產類別 ...
Thumb
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大三巴牌坊、前地及石階)為被評定的不動產
Remove ads

列表

以下的列表中的地區、代號、名稱、位置出自澳門文化遺產網[2],評定年份出自法令或行政法規[3][4][8][5][6][7]

紀念物

更多信息 地區, 代號 ...
Remove ads

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

更多信息 地區, 代號 ...

建築群

更多信息 地區, 代號 ...
Remove ads

場所

更多信息 地區, 代號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